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FSGS患者的预后极其不同。重要的预后因素为蛋白尿、血浆肌酐水平、形态学分类和对治疗的反应。

一半的蛋白尿>3g/24小时患者在5到1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如果蛋白尿>10g/24小时,大多数患者在5年内达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相比之下,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的患者 10 年后肾存活率超过 80%。[42][43][44]

一半的血清肌酐>99.13 μmol/L (1.3 mg/dL) 患者在 5 到 10 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42][43][44]

肾活检的形态学分类也提供了有用的预后信息。塌陷型主要见于艾滋病介导的FSGS,比其他类型的预后更差。顶端型比其他类型预后更好。[45][46]

除了形态学分类,最初的活检组织中纤维化程度重,包括发现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者预后更差。

出现蛋白尿完全或部分缓解预示临床结果良好;<15% 达到缓解的患者仍会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24][42][43][44][4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