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可以根据炎症持续时间、病因及并发症/后遗症分类。
A. 急性心包炎(新发,<4-6 周)
炎性心包综合征与以下 4 个标准中的至少 2 个相关:
心包炎性胸痛
心包摩擦音
新见弥漫性心电图 ST 段抬高或 PR 段压低
新见心包积液或心包积液恶化。
其他支持性发现包括:
炎症标志物 [即 C 反应蛋白 (CRP)、红细胞沉降率 (ESR)、白细胞 (WBC) 计数] 升高
通过先进影像学技术(即心脏 CT 或心脏磁共振成像)发现心包发炎证据。
可与纤维素性或渗出性(浆液性或浆液血性)心包积液相关。
B. 持续型心包炎
症状和体征持续>4-6 周、但<3 个月,无缓解。
C. 复发性心包炎
首次有记录的急性心包炎发作后,症状和体征复发,干预的无症状间隔期为≥4-6 周。
D. 慢性心包炎
症状和体征持续>3 个月。
亚型:
缩窄性(由于心包慢性加厚)
渗出-缩窄性(心包腔内大量积液合并心包增厚所致缩窄)
黏连性(非缩窄性)。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