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贝氏柯克斯体感染,也称 Q 热,在大多数国家均有报道,但新西兰尚无病例报道。[6]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发病率最高。[20][21][22][23]该疾病在春季和初夏时频发。该疾病在澳大利亚流行与畜牧业和屠宰场密切相关。[6][24]在美国,中西部的发病率高,但加利福尼亚州报告的病例总数最多。[25]据记载,迄今为止最大的爆发于 2007 至 2009 年之间发生于荷兰,报告了 4,000 多例。[26][27][28][29][30]爆发主要局限于该国南部,奶山羊被认为是传染源。最近,以色列(包括一次学校爆发[31])和台湾地区报告了聚集性病例。[32][33]贝氏柯克斯体感染也在从伊拉克和阿富汗返回的美军人员中发现。[34][35]此外,近期从热带和澳大利亚返回的游客中也有感染病例报道。[36][37]尽管该病主要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罕见,但已有性传播的病例报道。[38]在极少数情况下,经输血传播。[39]

农民、兽医、屠宰场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存在感染风险。[40][41]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是第二常见的实验室报告感染。有报到在某些机构的疫情暴发涉及15例或更多的人。该疾病没有种族差异,但在男性中发病更为常见。[6]在澳大利亚,男性患患者数是女性的5倍,在法国约2.5倍。这可能与男性职业暴露机会更大和女性17β-雌二醇的保护作用相关。[6][42]该疾病在儿童中罕见,大多数患者年龄超过 15 岁;[22]在 30-70 岁之间的人群中最为普遍。[21][2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