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可使患者长时间获得免疫力,尚未记录到有再感染的病例。
在遗传性或治疗诱发的(即 CCR5 抑制剂疗法,如马拉维若等)CCR5 趋化因子受体缺乏患者中,理论上存在临床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的风险。
许多获得性感染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或仅有与非特异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类似的最低程度的临床症状,可产生终生免疫。 一般认为,如既往感染过其他黄病毒属(例如登革热病毒)的患者可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出现轻症的几率增高。
在 3 ~ 6 日的潜伏期后,感染者迅速出现发热、畏寒、乏力、肌痛、恶心和头晕等症状。 可出现轻度黄疸。 病程持续 2 ~ 6 日(平均 3.5 日)后,75% ~ 85% 的患者可康复,没有进一步的症状和体征。[2]
在 24 小时无症状间隔期后,约 15% ~ 25% 的感染者会病情加重,表现出发热、黄疸、腹痛、肾功能衰竭和出血等症状。 经过平均 7 ~ 10 日后,在疾病进展至中毒期的患者中,有高达 50% 生活在流行区的患者和 89% 的旅行者出现死亡。[1][2]
多数康复患者(一般发病后 2 ~ 3 周)会出现疲劳和乏力的症状,可持续数周时间。 除非发生了继发性的肾小管坏死,肝肾功能通常能完全恢复。 不会发生再感染的情况。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