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黄热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流行,绝大多数病例(大约 90%)发生在非洲。 估计全球每年发生 8.4 万至 17 万例重度病例,导致 2.9 万至 6 万例死亡。[3] 诸如在爆发地区缺乏诊断设施以及爆发地区偏远等因素会导致报告不足,因而影响了实际疾病负担的评估。

CDC: yellow fever maps

2016 年 12 月巴西首次报道暴发该病,并于 2017 年 9 月宣称结束。然而,自 2017 年 12 月以来,人类病例再次出现并增加,且自 2017 年 9 月以来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流行病增加。截至 2018 年 6 月,至少有 1266 例确诊人类病例报告,其中 415 例死亡。在圣保罗、米纳斯吉拉斯州、圣埃斯皮里图、里约热内卢和联邦区都出现了病例报道。在从巴西返回的未接种疫苗的旅行者中,已确认了多例病例,同时,英国报道了 1 例病例,是一名归国旅行者。[4]

2017 年 9 月尼日利亚也报道了一次疫情暴发。[5]在此之前,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7 月之间,在安哥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生过一次大爆发,有 7300 例以上的疑似病例,900 例确诊病例。[6] 2016 年,中国(从安哥拉输入 11 例病例)、乌干达和肯尼亚也报告过爆发。

黄热病有可能被国际旅行者快速传播到存在埃及伊蚊的易感国家。例如在 2016 年,11 名受感染的旅行者从安哥拉进入中国,从而置大量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于风险之中。幸运的是,没有发生本地传播。[7]

在美国,所有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发生于到风险地区旅行而没有采取适当防蚊措施且未免疫接种的旅行者。在 1970 至 2015 年期间,从美国和欧洲到西非和南美旅行的未接种疫苗人群中,有 10 例病例被报告。其中 8 例死亡。在接种过疫苗的旅行者中,仅记录到一例病例,出现在 1988 年。[8]

尽管所有有地方性动物病的美洲国家已将黄热病疫苗接种纳入常规儿童免疫接种计划中,但 2010 年美洲地区(玻利维亚、巴西和秘鲁)仍报告了 22 例确诊病例。病死率很高,为 77.3%(17 例死亡)。在城市未发现病例。[9] 尽管这是自 1967 年以来确诊的最低病例数,但埃及伊蚊已在美洲热带地区的几乎所有中心大城市重新滋生,由于免疫接种的覆盖率低,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旅行者易被感染。WHO 认为,“现在拉丁美洲黄热病的流行风险比过去 50 年的任何时候都高”。[10]

WHO: disease outbreak news - yellow fever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