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标准

第二届全国莱姆病血清学诊断会议推荐的血清学诊断标准 (1994)[21]

推荐采用两步法:

  • 所有经敏感性较高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或者免疫荧光测定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 检测呈阳性或者可疑阳性的标本,均应使用标准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经敏感性较高的 ELISA 法或者 IFA 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标本无需进一步检测。

  • 对于早期莱姆病(最初的4周),应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IgM 和 IgG 抗体。

  • 但是,对于疑诊为早期莱姆病的患者,如果 ELISA 检查呈阴性,应在>2 周后的恢复期再次进行血清学检查(配对血清标本)。

对于患有播散性莱姆病或者莱姆病晚期患者,其对伯氏疏螺旋体抗原的 IgG 抗体反应呈强阳性。

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推荐的中枢神经系统莱姆病诊断标准。[23]

中枢神经系统 (CNS) 莱姆病的诊断标准(不包括伴多神经病变的晚期中枢神经系统莱姆病):

  • 神经系统症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莱姆病,同时排除其他原因

  • 脑脊液 (CSF) 细胞增多

  • 鞘内产生的脑脊液中存在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莱姆病需满足全部 3 条标准。可能的中枢神经系统莱姆病需满足 3 条标准中的 2 条;如果第三条标准缺失,6 周后重复测试的结果需为阳性。

中枢神经系统莱姆病后期多神经病变的诊断需满足以下 3 条标准:

  • 周围神经病变

  • 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的临床诊断

  • 血清中存在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