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怀疑马尾综合征应将患者紧急转诊至医院。 马尾综合征包括鞍区(会阴部)麻痹,括约肌功能不全,尿潴留以及下肢肌力减弱。 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需行紧急椎管减压。
椎间盘压迫所致疼痛性神经根障碍(与伴疼痛的运动障碍在同一皮节)适合手术治疗。 这应该与无痛性神经障碍(如无痛性足下垂)及周围神经病变相鉴别。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000 mg,口服,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为 4000 mg
-- 和 / 或 --
萘普生 : 250-500 mg,口服,需要时每日两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1250 mg
或
布洛芬 : 300-600mg口服,需要时每6-8个小时1次,最大剂量2400mg/d
或
双氯芬酸钾 : 50 mg(速释型),口服,需要时每日 2-3 次
或
双氯芬酸钠 : 100 mg(缓释型),口服,需要时每日一次
多数椎间盘性背痛的急性加重可在4周内缓解。
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轻度或中度疼痛,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它更安全。[95]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也经常使用。[6] 非甾体抗炎药只能应用有限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未发现特定的非甾体抗炎药比其他药物更有效。[97]
对于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胃粘膜保护,例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于消化道出血风险更高者(例如老年人),尤其如此。[6]
对于有慢性背痛史的急性加重,医生应当找到导致急性症状的原因。 有必要排除导致急性症状的其他原因,如椎间盘炎。 应当在神经评估中记录任何改变。 重复行影像学扫描可帮助明确问题。 应当依照可能的病变改变以审视可能导致症状急性加重的事件。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局部外用辣椒素 : 需要时(0.025%, 0.075%)应用于受累区域,每日3-4次
或
局部外用双氯芬酸 : 查阅产品说明书,以获得剂量指导
急性症状也可以通过局部镇痛治疗。[98]
辣椒素可减少局部P物质,其与介导毒性刺激源有关。[99]
对于肌肉原因引起的疼痛,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可能有效。局部有限的吸收有助于缓解源于关节周围结构的症状,全身性吸收将治疗药物输送至囊内结构。[100] 局部吸收后,血清浓度常小于口服后的浓度5%,因此,对比全身应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疗效更加有限。 然而,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可限制全身不良事件的发生。[100]
局部用药可避免胃部副反应及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其应用对于老年人及患有合并症的患者有益。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地西泮 : 5-10mg口服,每日3次
肌松剂,如地西泮,是短期缓解急性腰痛的一个选择;然而,因为具有发生副反应(主要是镇静)和药物依赖的风险,需要谨慎应用。[102]
对于急性腰痛的治疗推荐保持活动,而非卧床休息。[107][108] 患者教育(如同背痛学校开展的),学习休息,活动时的体位以及正确的上举技巧,均可改善短期及中期疗效。[109][110]
已经证实,物理疗法联合力量练习(针对腹壁及腰肌)对于轴性疼痛患者具有积极效果。[111] 然而,锻炼时间点具有争议性,而锻炼计划的应用对于亚急性及慢性疾病有效。
有些锻炼方案被应用于治疗腰痛。 用McKenzie法评估和分类患者非常成功。[112] McKenzie法比非特异性的,通用的指南具有更好的短期效果,并且与加强力量和稳定性的方案具有相同的结果。[113]
关节突源性疼痛在临床上定义清楚。 症状包括轴性背痛和大腿后侧痛(典型疼痛至膝关节)。 输注长效局麻药,加入或不加入局部效应的糖皮质激素,可以评估关节突关节所致疼痛的来源。
输注位置可在内侧支横跨横突内上面处周围,或行关节内注射。 前一种是更加准确的干预方式。 关节突关节具有双平面神经支配;因此,在上方的平面也应该进行注射。
神经根性下肢痛源于肥大增生关节突关节所致的神经根受压,椎间盘突出,或因椎间盘高度消失或在此运动节段失稳所致椎间孔狭窄。
如果炎症是神经根轻中度受压症状的原因,可以通过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
操作方法:放射学引导下,将脊髓穿刺针放置在邻近神经根处。 然后注入长效局部麻醉药,加入或不加入局部糖皮质激素。
硬膜外注射应用于多平面,双侧病变所致的神经根性疼痛。[124]
长效局部麻醉药,加入或不加入局部起效的糖皮质激素,可以注射入椎间孔或椎管内。[158][125] 通过腰椎途径(通过后纵韧带)或尾部途径(通过骶管裂孔)可向椎管内输注。[122][123] 需要的注射量随每一途径增加。
尽管对于某些结局指标,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提供的益处可能大于加巴喷丁,但差异不大,在大多数病例中,都是短暂的。[129]
在 2012 年,美国因硬膜外或椎旁注射不含防腐剂的醋酸甲泼尼龙(由一家药物制剂公司生产)而导致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暴发。[130] 尽管极为罕见,但这强调了如果采用这项给药途径,在药物准备及注射过程中必须遵循最严格的标准。
神经根和神经结构减压缓解神经根性症状。 去除退变的关节突关节可导致更好的关节下减压,并消除一个潜在的疼痛源。 通过放置椎体间内植物以增加椎间盘高度,扩大椎间孔以达到间接减压。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000 mg,口服,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为 4000 mg
-- 和 / 或 --
布洛芬 : 300-600mg口服,需要时每6-8个小时1次,最大剂量2400mg/d
或
萘普生 : 250-500 mg,口服,需要时每日两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1250 mg
或
双氯芬酸钾 : 50 mg(速释型),口服,需要时每日 2-3 次
或
双氯芬酸钠 : 100 mg(缓释型),口服,需要时每日一次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000 mg,口服,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为 4000 mg
-- 和 --
磷酸可待因 : 15-60 mg,口服,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240 mg
或
曲马多 : 50~100 mg,口服(速释型),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400 mg
对乙酰氨基酚 : 500-1000 mg,口服,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为 4000 mg
和
透皮贴丁丙诺啡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慢性腰痛患者应当规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患者既往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后发现有一些缓解,但未规律用药,可以加用非甾体抗炎药;然而,最多只能服用 3 个月。
在更严重疼痛时,可能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例如可待因或曲马多),但不应长期使用。
如果疼痛仍未缓解,患者应转诊至疼痛专家寻求进一步咨询。 可能会开具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处方,其应用需要专家的严密监控。
对于有慢性背痛史的急性加重,医生应当找到导致急性症状的原因。 有必要排除导致急性症状的其他原因,如椎间盘炎。 应当在神经评估中记录任何改变。 重复行影像学扫描可帮助明确问题。 应当依照可能的病变改变以审视可能导致症状急性加重的事件。
多学科门诊由一名疼痛专家(一般是一名对疼痛管理有兴趣的麻醉医生)以及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学家和药剂师参与组成。
目标是简化用药,促进解决人体工程学问题,以及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此外,疼痛医生可以实施如神经根和硬膜外浸润以及关节突关节射频神经切断术。
为治疗腰痛,经需要采用多学科治疗。[154][155] 这些学科通常包含身体要素,且包括社会,职业以及心理要素。多学科康复比单一康复课程更加有效。[154]
功能性/职业性康复定义为帮助有健康问题的人们停留,回归及保持工作。 这是一种途径、干预以及服务,焦点集中在以工作为中心的卫生保健,以及调整工作环境以适应适龄工作者。 已对几个“回归工作”项目进行研究,针对的是提供人工搬运建议及相关辅助设备。[156] 但一篇 Cochrane 评价显示,有中等质量证据表明,与不干预或采用其他干预相比,这些干预并不缓解背痛、背痛相关残疾或误工。[157] 还没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支持 MMH 咨询和训练或 MMH 辅助设备对背痛治疗有效。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米替林 : 初始剂量为10mg晚间口服,每日1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50mg/d
抗抑郁药被用于治疗慢性腰痛。研究表明三环类抗抑郁药(例如阿米替林)可缓解症状,而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则不能。[103] 阿米替林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及解决神经病变性疼痛有效。
脊柱融合手术最基本的目标是阻止疼痛腰椎节段进一步的节段运动。 因此,这一过程对于具有脊柱失稳证据(创伤,肿瘤,感染,畸形,和椎间盘疾病)的患者是最适合的。对于无明显不稳定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要根据是否预防疼痛椎间盘周围的活动或一并去除椎间盘、融合运动节段将阻止疾病进展并缓解疼痛,来选择脊柱融合手术。[141][142][160]
目前,脊柱融合术的临床指征包括:保守治疗失败,迁延不愈的慢性疼痛,超过 1 年的残疾,以及磁共振成像显示局限于 1 或 2 个椎间盘水平的进展性椎间盘退行性变。[133][134] 在明确的病变以及有证据的失稳情况(峡部裂,峡部腰椎滑脱失稳,关节突关节病合并退行性腰椎滑脱)下,在考虑行手术治疗前,短期内(6个月)物理疗法可能有效。
一些在临床上用于腰椎融合的手术,包括:后外侧融合术(应用或不应用椎弓根螺钉)、后路腰锥体间融合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以及前路腰椎体间融合术。一般而言,使用器械可提高融合率,但以并发症发生率、失血增加以及手术时间延长为代价。[135][143] 所有的融合技术可以减少疼痛及残疾,也未发现降低手术(适应症)要求有明显的缺点。[143][144][145]
如果炎症是神经根轻中度受压症状的原因,可以通过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
操作方法:放射学引导下,将脊髓穿刺针放置在邻近神经根处。 然后注入长效局部麻醉药,加入或不加入局部糖皮质激素。
硬膜外注射应用于多平面,双侧病变所致的神经根性疼痛。[124]
长效局部麻醉药,加入或不加入局部起效的糖皮质激素,可以注射入椎间孔或椎管内。[158][125] 通过腰椎途径(通过后纵韧带)或尾部途径(通过骶管裂孔)可向椎管内输注。[122][123] 需要的注射量随每一途径增加。
尽管对于某些结局指标,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提供的益处可能大于加巴喷丁,但差异不大,在大多数病例中,都是短暂的。[129]
在 2012 年,美国因硬膜外或椎旁注射不含防腐剂的醋酸甲泼尼龙(由一家药物制剂公司生产)而导致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暴发。[130] 尽管极为罕见,但这强调了如果采用这项给药途径,在药物准备及注射过程中必须遵循最严格的标准。
神经根和神经结构减压缓解神经根性症状。 去除退变的关节突关节可导致更好的关节下减压,并消除一个潜在的疼痛源。 通过放置椎体间内植物以增加椎间盘高度,扩大椎间孔以达到间接减压。
脊柱融合手术最基本的目标是阻止疼痛腰椎节段进一步的节段运动。 因此,这一过程对于具有脊柱失稳证据(创伤,肿瘤,感染,畸形,和椎间盘疾病)的患者是最适合的。对于无明显不稳定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要根据是否预防疼痛椎间盘周围的活动或一并去除椎间盘、融合运动节段将阻止疾病进展并缓解疼痛,来选择脊柱融合手术。[141][142]
脊柱融合术的临床指征包括:保守治疗失败,迁延不愈的慢性疼痛,超过 1 年的残疾,以及磁共振成像显示局限于 1 或 2 个椎间盘水平的进展性椎间盘退行性变。[133][134] 在明确的病变以及有证据的失稳情况(峡部裂,峡部腰椎滑脱失稳,关节突关节病合并退行性腰椎滑脱)下,在考虑行手术治疗前,短期内(6个月)物理疗法可能有效。
对于神经根病变的病例,症状超过6个月提示预后不良。[136] 类似的,脊柱狭窄患者在症状出现12个月之内治疗,预后较好。[137]
一些在临床上用于腰椎融合的手术,包括:后外侧融合术(应用或不应用椎弓根螺钉)、后路腰锥体间融合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以及前路腰椎体间融合术。一般而言,使用器械可提高融合率,但以并发症发生率、失血增加以及手术时间延长为代价。[135][143]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