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性别、遗传易感性和免疫失调。

疲乏/不适感

常见,但属于非特异性症状。

厌食

常见,但属于非特异性症状。

腹部不适

常见,但属于非特异性症状。

肝肿大

可见于大约 80% 的患者。

黄疸

可见于大约 70% 的患者。

脑病

与门静脉高压症相关,可见于大约 15% 的患者。

其他诊断因素

瘙痒

瘙痒通常是轻度的;重度瘙痒属于非典型症状。

关节痛

累及小关节的关节痛属于常见症状。

恶心

常见,但属于非特异性症状。

发热

发热通常可达 40°C(104°F)或以下。

蜘蛛痣

可见于大约 60% 的患者。

胃肠道出血

与门静脉高压症相关。

脾肿大

可见于大约 30% 的患者。

腹水

可见于大约 20% 的患者。

危险因素

女性

女性比男性更易受累。在 1 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中,78% 的患者是女性(女性:男性比率为 3.6:1)。[5][6]在 2 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大约 90%-95% 的患者是女性。[3][5]

遗传易感性

已经证实 1 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与 HLA-DR3(可见于 HLA-B8 和 HLA-A1的连锁不平衡)和 HLA-DR4(HLA-DR3 阴性患者中)相关。2 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与 HLA-DQB1 和 HLA-DRB1 等位基因相关。[3]

免疫失调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甲状腺炎、1 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乳糜泻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38% 的患者患有 1 型自身免疫性肝炎,34% 的患者患有 2 型自身免疫性肝炎)。[5]

麻疹病毒

有证据表明麻疹病毒会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炎。[3]但这难以证明,原因在于病毒可能是逃逸现象的组成部分,而自身免疫过程的诱导会持续很多年,直到病发显现,从而导致无法鉴别诱发因素。

巨细胞病毒

有证据表明巨细胞病毒会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炎。[3]但这难以证明,原因在于病毒可能是逃逸现象的组成部分,而自身免疫过程的诱导会持续很多年,直到病发显现,从而导致无法鉴别诱发因素。

EB 病毒

有证据表明 EB 病毒会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炎。[3]但这难以证明,原因在于病毒可能是逃逸现象的组成部分,而自身免疫过程的诱导会持续很多年,直到病发显现,从而导致无法鉴别诱发因素。

肝炎病毒 A、C 和 D

有证据表明肝炎病毒会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炎。[3]但这难以证明,原因在于病毒可能是逃逸现象的组成部分,而自身免疫过程的诱导会持续很多年,直到病发显现,从而导致无法鉴别诱发因素。

某些药物

某些药物(包括酚丁、米诺环素、替尼酸、双肼屈嗪、甲基多巴、呋喃妥英、双氯芬酸、阿托伐他汀、干扰素、匹莫林、英夫利昔单抗和依泽替米贝)和一些中草药(如黑升麻和大柴胡汤)会诱发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类似的肝细胞损伤。[3][7]目前尚不清楚它们是否会诱发或揭露自身免疫性肝炎,或者引发药物性肝炎伴自身免疫特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