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己酮可可碱

己酮可可碱是可抑制红细胞磷酸二酯酶的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具有消炎的特性。 它还降低了血液粘度并被认作能够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120] 己酮可可碱可降低患脓毒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慢性肺疾病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和早产新生儿的死亡率。 Cochrane 综述发现,己酮可可碱降低了全因死亡率,该发现基于 416 位脓毒症新生患儿参与的 6 个低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121] 并且,没有不良反应的证据。 其他小型试验表明,在患脓毒症的新生儿中,出血发病率和新鲜冰冻血浆用量、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评分以及住院时长都已下降。[122] 在建议将己酮可可碱作为治疗新生儿脓毒症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常规临床实践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近红外线光谱

一种可测定特定器官(例如,脑、肾、肝、肠、肌肉)中静脉血氧饱和度的非侵袭性测量方法。 在某些机构中,它被视为血液动力监测护理的标准,尤其是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儿童和新生儿。 有许多小研究展现了它在患脓毒症的成人中预测心输出量偏低方面的实用性。[123][124][125] 虽然一直没有试验能够测试它在引导针对目标的脓毒症治疗上的作用,但是,在无法使用侵袭性心输出量监测的新生儿和小婴儿中,它可能会很有用。

体外膜肺氧合

某些中心提倡将该治疗用于暴发性脓毒症的循环衰竭和难治性休克,但未提供明确的效益证据。[98]然而,根据脓毒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多器官功能衰竭程度和相关病原体等不同情况,结果存在差异。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