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一名既往身体健康的 1 岁女婴因昏睡伴发热 24 小时被送至急诊科就诊。她最近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她的父母诉患儿就诊前数小时出现嗜睡和难以唤醒的症状。他们还报告,就诊前不久发现患儿的躯干和四肢有新发皮疹。在初始评估时,发现以下特征:意识水平下降(仅对刺痛有反应);心动过速(心率 190 次/分);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外周毛细血管>5 秒);外周寒冷(核心与足趾温度相差>10°C [>18°F]);发热(核心体温 39°C [102°F]);呼吸急促(呼吸频率 40 次/分),并且在呼气时有痰鸣音;躯干和四肢出现广泛散在、压之不褪色的紫癜性皮疹。
案例#2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一名两周龄的早产男婴突发短暂呼吸暂停及心动过缓。该患儿在孕 30 周时因自发性早产出生。出生时由于存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48 小时。在此期间使用了标准剂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他需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来提供呼吸支持达 1 周,出现该症状时正在对他循环往复的使用高流量氧疗。在通过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长导管)给予一段时间的肠外营养治疗后,已经建立完全的肠道喂养。出现该症状时,中心静脉导管仍留置在体内,并且计划当天拔除。除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外,还注意到他出现体温不稳定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增加(>3 秒)的情况;这些特征与先前观察到的趋势不同。
其他表现
脓毒症的典型表现因儿童年龄不同而存在差异。较年长的儿童经常有感染灶相关表现,但是婴儿和新生儿通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例如,在早产婴儿中,脓毒症的早期体征通常是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10]Behrman RE, Kliegman R, Jenson HB.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 2000:544. 在新生儿(包括早产儿)群体中,患儿出现正常表现外的任何变化都应引起对脓毒症的怀疑。
脓毒性休克常表现为“冷休克”,伴有严重的外周血管收缩和心肌收缩力减弱。然而,休克的另一模式是“暖休克”,特征为全身血管麻痹(外周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瞬间再充盈),伴有高心排血量和洪脉。研究表明,暖休克更常见于医院获得性脓毒症。[11]Brierley J, Peters MJ. Distinct hemodynamic patterns of septic shock at presentation to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Pediatrics. 2008 Oct;122(4):752-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829798?tool=bestpract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