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淹溺受害者的评估从心肺复苏开始。根据患者在初步心肺复苏后的神经功能状态和意识水平,可将患者分为:[24]
A 类:清醒 - 警觉和回答问题
B 类:迟钝 - 感觉改变和/或神经系统异常
C 类:昏迷–对唤醒完全无反应。
这种分类类型将决定进一步合理的气道和呼吸管理措施。
患者病史中显著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
男性
年龄小于 5 岁或在 15-25 岁之间
溺水前饮酒
溺水发生的时长
癫痫、心律失常、卒中或心肌梗死的既往病史
QT 延长综合征家族史
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
目击者提供的重要信息包括:
溺水和意识丧失的时长
溺水的环境(当地危险源、深度和水的温度)。
施行心肺复苏时,需要留意的重要因素有:
不可触及的脉搏:低体温溺水者可能出现微弱、难以触诊的脉搏。胸外按压开始前,应触摸脉搏约 10 秒钟。[25]
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施行心肺复苏后,应检查评估:
呼吸窘迫的征象 - 包括呼吸急促、鼻翼搧动、胸部收缩和辅助呼吸肌的使用
肺部检查时的局部哮鸣音 - 可能提示有误吸
局灶性或弥漫性神经功能缺损 - 可能预示存在煽动性卒中/颅内出血或继发于长时间缺氧的弥漫性神经损伤。
胸部 X 线片
对所有溺水者都应安排胸片检查 (CXR),以评估误吸和肺损伤程度。CXR 不能预测临床病程。[26]不过,事故发生后 4 至 6 小时无症状且 CXR 正常的患者可从急诊室出院。临床检查有变或恶化,或发生顽固性低氧血症时,连续的胸片检查是必要的。
心电图
所有接近淹溺者在初步评估时都应做心电图,因为他们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导致的心脏骤停、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心电图还能发现原发性心肌梗死或 QT 延长综合征的患者,这两种疾病会促进溺水事故的发生。
动脉血气分析
对于所有呼吸窘迫、充分给氧后仍发生持续性低氧血症或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都应进行这些分析。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会决定灌注不足和分流的严重程度。此外,动脉血气分析能确定代谢性酸中毒程度,为碳酸氢盐给药提供指导。[27]
基础代谢指标
电解质紊乱较罕见,因为大多数受害者吸入的水不足以引起显著电解质改变[11]。
在死海溺水是例外情况,因为溺水 24 小时后可发展为高钠血症、高氯血症、高镁血症和高钙血症。溺水期间大量呛水后导致这些电解质被胃肠道吸收。[27]
虽然电解质异常在大多数患者中罕见,还是有必要进行常规检测,因为接近淹溺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酸中毒(乳酸)、低碳酸氢盐和低血糖。监护并纠正电解质紊乱,确保最佳的心肌功能和神经功能。
毒理学筛查
毒理学筛查可以阐明溺水意外发生的情况,提醒医护人员注意任何临床上重要的毒理学综合征,并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原因。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