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该指南建议,所有疑似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应首先进行肌电图检查,从而对腕管综合征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指导治疗。在等待肌电图的过程中,可以启动腕夹板保守疗法。[76][77]多达三分之一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未经治疗即可自动改善,尤其是年轻女性(这一发现可能反映了妊娠引发的腕管综合征的自然病程)。[9][78]根据肌电图结果,患者通常被分类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无肌电图确认的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

刚开始,所有患者应当在夜间戴上手腕夹板。证据 B[77][79][80]大多数患者能较好地配合内置刚性掌面夹板的休息手腕夹板。 在实际情况中,手腕呈中立位的夹板和手腕背伸约20°的夹板没有差异,除了后者可能佩戴起来更为舒适(手腕的休息角度约为背伸10°~20°)。[81][82]同样的,全天佩戴夹板没有额外益处,并且往往会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82][83]夹板应连续穿戴至少1个月,如果疾病为轻度,可以穿戴更长的时间。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度的运动调节可能是明智的选择。

强烈建议所有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都进行肌电图检测。

基于肌电图结果的轻度或中度腕管综合征

肌电图显示为轻度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可出现感觉神经异常、无轴索损伤,肌电图显示为中度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可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异常,但没有轴索损伤。此类患者可接受保守疗法,且轻度疾病患者应鼓励接受更长时间的保守疗法。

如果使用夹板没能使患者得到很好的缓解(轻度腕管综合征的试用期为 1 至 2 个月;中度腕管综合征的试用期最长为 1 个月),那么建议皮质类固醇注射和夹板疗法一起使用。关于皮质类固醇的最佳类型和剂量,还没有形成共识。证据 C通常情况下,可使用40mg醋酸甲泼尼龙(1ml)±局部麻醉剂,虽然高剂量可能增加疗效。[84]注射药物的体积应尽可能小,因为腕管压力本来就已经升高,液体注射会进一步增加腕管压力。4周内应该能看到效果,但是重复注射没有额外益处。[85]

关于皮质类固醇注射在腕管综合征中的风险,还没有长期的研究。有研究者担心皮质类固醇可能会掩盖持续的正中神经损伤;肌电图监测可以识别这种恶化。与皮质类固醇注射有关的其他风险包括:束内注射造成的神经损伤、肌腱断裂和出血。

保守疗法难以治疗的中度腕管综合征

关于其他保守疗法有效的证据很少或没有。[86][87][88][89]口服皮质类固醇确实有效,但是不如腕内注射。全身副作用风险否定了其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对于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异常,但没有轴索损伤),如果夹板疗法无效(1个月试用期),或夹板和皮质类固醇注射联合治疗无效(12个月里>2次注射),则应实施手术松解。证据 C

基于肌电图结果的严重腕管综合征

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出现感觉或运动神经轴索损伤的任何证据)都应实施手术松解,无论保守疗法是否有效。目前还不清楚术后的任何康复疗法是否有用。[90]

手部和腕部区域有明显水肿的患者

除了刚开始要佩戴一个手腕夹板,还建议使用温和的利尿剂(例如氢氯噻嗪)。证据 B如果没有效果,可以考虑注射皮质类固醇,如果还没有效果,可以考虑手术松解。证据 C证据 C

有明显炎症证据的患者(肌腱炎或关节炎)

除了刚开始要佩戴一个手腕夹板,还可尝试对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例如布洛芬或塞来昔布),持续 7 至 10 日。证据 C如果没有效果,可以考虑注射皮质类固醇,如果还没有效果,可以考虑手术松解。

妊娠

在妊娠期,症状可迅速出现并恶化,所以需要积极干预和密切监测(临床和电生理方面)。

通常情况下,建议分娩后坚持使用手腕夹板,症状通常在几个星期内很快消失。[91]根本原因很可能是液体潴留;但是,由于安全问题,最好避免在妊娠期使用利尿剂和非甾体抗炎药。

手术松解后恶化或手术松解后没有立即改善的患者

无改善的原因可能是:

  • 腕管本身减压不充分(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 术后肿胀、血肿或感染可暂时加重腕管综合征症状

  • 正中神经本身(或更常见的掌分支)在术中受损。

若出现任何上述情况,肌电图研究是重要的检查方法(特别是与术前检查相比),以确定正中神经的状态和随后的治疗。如果腕管减压不充分,那么需要再次手术。大部分其他并发症可保守治疗(例如治疗水肿和缓解疼痛)。使用超声进行进一步检查有助于识别腕管内的血肿和动脉瘤。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