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常通过患者的病史来确定,病史可通过患者的自我陈述或间接证据(例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处方或精神病或既往药物过量史)得到。确诊的关键因素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体征和症状,尤其是无明显生命体征的嗜睡,并且神经系统检查时无局灶性体征。
共济失调和精神状态改变是最常见的特征,但是症状和体征可能是非特异性且存在较大差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典型体征包括口齿不清、动作失调、步态不稳、注意力或记忆障碍,特别是顺行性记忆丧失(应询问患者自药物暴露后的近期事件,例如谁将患者送至医院以及如何将患者送至医院)。其他体征可包括眼球震颤和深部腱反射减弱。精神状态异常的更多细微体征包括行为或判断不当和情绪不稳定。
药物过量也可能表现为反常刺激,尤其多见于精神病、多动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患者。
初步检测通常用于排除其他病因,应包括床旁快速血糖测定、脉搏血氧检测、全血细胞计数 (FBC)、血清化学检测、血清乙醇含量测定、尿液毒理学筛查和心电图 (ECG)。在单纯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的情况下,这些测定结果全部正常,如果出现任何异常应进行适当的进一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反映呼吸抑制;因此,如果患者意识水平降低,应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是否有所下降。
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主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排除其他病因得出诊断。一般在急诊使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免疫筛查试验会出现许多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因此,不推荐使用这种检测方法。[30]多数苯二氮卓类药物筛检只能检测到特定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代谢物(即去甲安定或奥沙西泮);因此,许多苯二氮卓类药物无法进行常规检测。因此,阴性筛检结果并不能排除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此外,由于许多苯二氮卓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半衰期很长,阳性筛检只能说明过去某个时间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有时甚至是几周之前),对诊断急性药物过量的作用不大。
给予氟马西尼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缓解,可证实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对于初次服用或不经常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疑似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时,应进行氟马西尼试验。而此试验不可用于已知或怀疑长期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或已知服用会增加癫痫发作风险药物(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患者。对于有癫痫发作病史、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或服用三环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使用氟马西尼可诱发癫痫发作。[31][32]服用抗心律失常药(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卡马西平)的患者,使用氟马西尼会引起心律失常。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