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氮卓类药物最常用于抗焦虑、镇静和催眠。自杀患者可能出现故意的药物过量;与其他CNS 抑制剂(例如酒精和阿片类药物)联合用药的患者及老年人可能出现意外的药物过量;用药错误(患者自己服药错误或医源性错误)也会导致偶然的药物过量。
苯二氮卓类药物摄入体内后,在胃肠道被充分吸收,并快速进入血液。同时摄入酒精会加快吸收速率且增加吸收程度,而摄入含有镁或铝的抑酸剂可减少或延迟吸收。劳拉西泮通常通过舌下给药,在给药后60分钟内血浆水平达到峰值。肌内注射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 的临床起效情况不一致。肌内注射高亲脂性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地西泮)吸收不稳定;而肌内注射亲脂性较低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劳拉西泮)吸收稳定。应注意的是,与常规相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半衰期与作用持续时间不一致:地西泮的半衰期长但作用持续时间短,而劳拉西泮正好相反,半衰期短,而作用峰值持续时间则相对较长。
在血清中,>70% 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与蛋白结合,且无法产生临床效果。药物游离分数可穿过血脑屏障,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神经元受体相互作用。因此,年老或体弱的患者、儿童以及肝脏疾病或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药物过量风险较高。
苯二氮卓类药物增强了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 (gamma-aminobenzoic acid, GABA) 的活性。GABA 受体位于突触后神经元。苯二氮卓类药物分子与 GABA 受体复合物上位点的结合增强了 GABA 的抑制性作用。临床效果取决于 GABA 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位置,包括睡眠诱发、兴奋抑制、抗焦虑、其他镇静/催眠和抗癫痫作用,以及全身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以直接发挥效应或代谢为有活性的产物发挥效应,或两种方式同时发挥效应。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代谢途径包括去甲基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或在肝脏中羟基化。一些活性代谢物的半衰期比母体化合物更长。一般情况下,产生活性代谢物的药物的临床效果持续时间更长。
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是指药效超出临床需要;因此,药物过量不是指用药剂量或作用程度,而是主观确定的临床效果过量。自杀未遂患者服药后产生的轻度镇静作用是用药过量,而患者术前更深度的镇静则是恰当的。药物过量被视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镇静。
由于临床效果的多样性,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过度镇静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呼吸抑制、昏迷和死亡。药物过量(即便存在过度镇静)不能通过血液或尿液的相关指标定量测定来确定;一些耐受患者可能测定值很高,但受到的影响却很小。其他患者可能因为个人因素、药物相互作用或共病而出现过度镇静。
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的潜在细胞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已证明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和戒断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mGluRs)。在出现苯二氮卓类药物戒断体征的小鼠体内,非选择性 mGluR 配体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减弱。在采用地西泮或阿普唑仑进行预处理的小鼠中,mGluR2 和 mGluR3 在小鼠大脑皮层中的 mRNA 表达水平降低。因此,II 组 mGluRs 亚单元基因表达的减少可能与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的产生有关。[1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