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尽管证据有限,但是某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患者对症状的耐受性。鼓励女性适当地减肥及增加运动,这两种方式均可使心血管系统获益,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但可能无法明显改善潮热。
其他自我保健措施包括避免辛辣食物、酒精、咖啡因、热环境和压力。酒精和咖啡因摄入与血管舒缩症状的恶化有关。
穿着分层的服装、使用手持风扇、喝冷水和磨砂瓶可能有益。
针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定性综述和 meta 分析显示,瑜伽在短期内可适度缓和心理症状,但不能改善身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或泌尿生殖系统症状。[26]
共轭雌激素/甲羟孕酮 : 0.3/1.5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经皮雌二醇/炔诺酮 : 每贴 0.05/0.17 mg,一周 2 次
甲羟孕酮 : 2.5 mg,口服,每日一次
-- 和 --
结合雌激素 : 0.3-1.25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酯化雌激素 : 0.3-1.25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经皮雌二醇 : 0.025-0.1 mg,贴剂,每周一次或二次(使用剂量视所用品牌而定)
或
局部用雌二醇 : 给予 1.25 g 的凝胶(0.75 mg 雌二醇),每日涂抹一次(使用剂量视所用品牌而定)
对于有子宫的女性,激素疗法应包括一种雌激素和一种孕激素,以防止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14] 雌激素是血管舒缩症状最有效的治疗,可缓解 80%-90% 的潮热。[27]
持续性联合治疗方案用于闭经超过 12 个月的女性。此方案容易遵循并且可使绝经期的闭经继续维持。
如果女性在接受持续性联合治疗方案最初 6 个月后有突破性出血,则需要对子宫内膜进行评估(盆腔超声 ± 子宫内膜活检)并考虑转换为序贯疗法,这样患者可以预测出血情况。
对于血栓风险较高(包括 BMI >30)、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甘油三酯水平处于临界值、具有胆结石风险或难以坚持每日服药的女性来说,经皮雌激素治疗优于口服雌激素。经皮雌激素由于没有首过效应,与口服雌激素相比,可能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30] 但这点并无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RCT) 研究加以证实。经皮雌激素还可能降低恶心的发生率。
虽然女性健康启动项目 (WHI) 并未专门进行相关研究,但经皮雌激素的长期并发症可能与口服雌激素的相同。根据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 的推荐,与基线人群风险相比,使用标准治疗剂量的经皮雌激素不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风险。[1]
经皮雌激素有贴剂、定量喷雾剂或凝胶剂型可用。一项为期 12 周的多中心 RCT 发现,对于存在中重度潮热的健康绝经期女性,与使用安慰剂相比,经皮雌激素凝胶制剂可使 4 周和 12 周时的潮热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31] 其最常报告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感染、乳房疼痛、恶心和失眠。一项网络荟萃分析发现,雌二醇贴片和雌二醇喷雾剂治疗血管舒缩症状的疗效没有差异。[32]
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有可同时提供一种雌激素联合一种孕激素的复方透皮贴剂。
激素替代制剂可以经不同的组合使用。下面列举了一些治疗方案的例子。
对于有子宫的女性,激素疗法应包括一种雌激素和一种孕激素,以防止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14] 雌激素是血管舒缩症状最有效的治疗,可缓解 80%-90% 的潮热。[27]
序贯治疗方案:在过去 10-14 天的周期中,在雌激素基础上添加孕激素。序贯激素疗法主要用于围绝经期女性,但也可用于绝经后女性。
对于血栓风险较高(包括 BMI >30)、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甘油三酯水平处于临界值、具有胆结石风险或难以坚持每日服药的女性来说,经皮雌激素治疗优于口服雌激素。经皮雌激素由于没有首过效应,与口服雌激素相比,可能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30] 但这点并无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实。经皮雌激素还可能降低恶心的发生率。
虽然女性健康启动项目 (WHI) 并未专门进行相关研究,但经皮雌激素的长期并发症可能与口服雌激素的相同。根据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 的推荐,与基线人群风险相比,使用标准治疗剂量的经皮雌激素不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风险。[1]
经皮雌激素有贴剂、定量喷雾剂或凝胶剂型可用。一项为期 12 周的多中心 RCT 发现,对于存在中重度潮热的健康绝经期女性,与使用安慰剂相比,经皮雌激素凝胶制剂可使 4 周和 12 周时的潮热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31] 其最常报告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感染、乳房疼痛、恶心和失眠。一项网络荟萃分析发现,雌二醇贴片和雌二醇喷雾剂治疗血管舒缩症状的疗效没有差异。[32]
激素替代制剂可以经不同的组合使用。此外,经皮联合序贯 HT 制剂可用。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帕罗西汀 : 7.5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艾司西酞普兰 : 10~2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去甲文拉法辛 : 1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文拉法辛 : 37.5-75 mg(缓释片),口服,每日一次
氟西汀 : 10~2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西酞普兰 : 10-30 mg,口服,每日一次
对于无法使用激素治疗的女性,SSRI 和 SNRI 可有效治疗此类患者的 VMS。[43][44][45]
一些证据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可能比其他 SSRIs 能更有效地减少潮热。[45] 目前只有帕罗西汀被批准用于治疗绝经期相关的中、重度 VMS。[27][46]
一项涉及 339 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具有令人困扰的VMS)、为期 8 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与安慰剂相比,文拉法辛(一种 SNRI)将每天出现症状的频率减少了 1.8 次以上 (P = 0.005)。 [47] 低剂量雌二醇似乎更有效(与安慰剂相比,每天减少 2.3 次 VMS),但在此研究中没有直接将其与文拉法辛进行比较。[47] 在无法服用雌激素的女性中,文拉法辛可能是合理的替代治疗选择。
一项涉及 365 例绝经后女性(伴有令人困扰的 VMS)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去甲文拉法辛 (desvenlafaxine;是一种 SNRI)能够降低 12 个月期间中至重度潮热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48] 在此之后人们对去甲文拉法辛用于此类患者人群中的安全性问题表示担忧,而一项离散性安全性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没有证据显示使用去甲文拉法辛治疗绝经期 VMS 会增加患者心血管、脑血管或肝脏事件的风险。[49]
经皮雌二醇 : 0.025-0.1 mg,贴剂,每周一次或二次(使用剂量视所用品牌而定)
或
局部用雌二醇 : 给予 1.25 g 的凝胶(0.75 mg 雌二醇),每日涂抹一次(使用剂量视所用品牌而定)
结合雌激素 : 0.3-1.25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酯化雌激素 : 0.3-1.25 mg,口服,每日一次
如果没有全身性雌激素治疗的禁忌证,则没有子宫的女性可仅使用雌激素治疗。[14] 雌激素是血管舒缩症状最有效的治疗,可缓解 80%-90% 的潮热。[27]
对于血栓风险较高(包括 BMI >30)、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甘油三酯水平处于临界值、具有胆结石风险或难以坚持每日服药的女性来说,经皮雌激素治疗优于口服雌激素。经皮雌激素由于没有首过效应,与口服雌激素相比,可能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30] 但这点并无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实。经皮雌激素还可能降低恶心的发生率。
虽然女性健康启动项目 (WHI) 并未专门进行相关研究,但经皮雌激素的长期并发症可能与口服雌激素的相同。根据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 的推荐,与基线人群风险相比,使用标准治疗剂量的经皮雌激素不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风险。[1]
经皮雌激素有贴剂、定量喷雾剂或凝胶剂型可用。一项为期 12 周的多中心 RCT 发现,对于存在中重度潮热的健康绝经期女性,与使用安慰剂相比,经皮雌激素凝胶制剂可使 4 周和 12 周时的潮热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31] 其最常报告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感染、乳房疼痛、恶心和失眠。一项网络荟萃分析发现,雌二醇贴片和雌二醇喷雾剂治疗血管舒缩症状的疗效没有差异。[32]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帕罗西汀 : 7.5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艾司西酞普兰 : 10~2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去甲文拉法辛 : 1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文拉法辛 : 37.5-75 mg(缓释片),口服,每日一次
氟西汀 : 10~2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西酞普兰 : 10-30 mg,口服,每日一次
对于无法使用激素治疗的女性,SSRI 和 SNRI 可有效治疗此类患者的 VMS。[43][44][45]
一些证据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可能比其他 SSRIs 能更有效地减少潮热。[45] 目前只有帕罗西汀被批准用于治疗绝经期相关的中、重度 VMS。[27][46]
一项涉及 339 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具有令人困扰的VMS)、为期 8 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与安慰剂相比,文拉法辛(一种 SNRI)将每天出现症状的频率减少了 1.8 次以上 (P = 0.005)。[47] 低剂量雌二醇似乎更有效(与安慰剂相比,每天减少 2.3 次 VMS),但在此研究中没有直接将其与文拉法辛进行比较。[47] 在无法服用雌激素的女性中,文拉法辛可能是合理的替代治疗选择。
一项涉及 365 例绝经后女性(伴有令人困扰的 VMS)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去甲文拉法辛 (desvenlafaxine;是一种 SNRI)能够降低 12 个月期间中至重度潮热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48] 在此之后人们对去甲文拉法辛用于此类患者人群中的安全性问题表示担忧,而一项离散性安全性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没有证据显示使用去甲文拉法辛治疗绝经期 VMS 会增加患者心血管、脑血管或肝脏事件的风险。[49]
阴道共轭雌激素 : 0.5-2 g,每日一次,连续使用 21 天,随后连续 7 天不进行治疗,然后重复用药;或 0.5 g,每周两次。
或
阴道局部用雌二醇 : 置入 1 个阴道环(每 24 小时 7.5 μg 或每 24 小时 50-100 μg),每 3 个月更换一次(使用剂量视所用品牌而定)
或
阴道局部用雌二醇 : 置入 10 μg(阴道片剂),每日一次,连用 2 周,之后改为每周 2 次
在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女性中,可以考虑使用低剂量阴道雌激素制剂。[14]
一篇 Medline 和 Cochrane 数据库的综述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阴道雌激素能更有效地改善干燥,减少性交疼痛、尿急和尿频。[52] 尿路感染率也随阴道雌激素的使用而下降。除了使用高剂量结合马雌激素 (CEE) 乳膏的患者之外,血清雌二醇水平均保持在绝经后正常范围以内。[52]
对于没有激素依赖性癌症病史的女性,为缓解症状,可持续在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尚没有证据支持推荐行子宫内膜监测。[23] 妇女健康倡议的观察性研究发现,在使用阴道雌激素的女性和未使用该治疗的女性中,两类人群患心血管疾病、侵袭性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没有差异。[53]
接受外用阴道雌激素治疗的患者不需要孕激素替代治疗。
阴道雌二醇片不会引起显著的全身性吸收,并可根据需要长期使用。
尚无证据表明任何某种阴道内雌激素制剂比另一种更为有效。[54]
酯化雌激素/甲睾酮 : 0.625/1.25 mg,口服,每日一次;或 1.25/2.5 mg,口服,每日一次
对于有痛苦的性欲低下和疲劳的女性,特别是对雌激素联合或不联合孕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医生应告知雄激素补充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式。
因为缺乏长期睾酮治疗的安全性数据,应该由具有该药使用经验的临床医生启动该治疗。治疗期间仔细监测和随诊至关重要。[63]
盆底康复锻炼可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一项研究显示,被随机分配接受阴道内雌三醇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的绝经后女性中,经 6 个月治疗的患者中有 73.4% 在压力性尿失禁方面有主观改善,而对照组中得到改善的患者只占到 9.71%。[64] 但两组女性的泌尿生殖道萎缩的体征和症状均有改善。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