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女性出生时体内有一定数目的卵母细胞。在 40 多岁早期,卵母细胞基本耗尽,故而卵巢产生的孕酮、雌二醇和睾酮开始减少。生育力也显著下降。

绝经前,雌二醇是占主导地位的雌激素。血清雌二醇水平在整个月经周期波动,但平均约为 367 pmol/L (100 pg/ml)。绝经后,雌酮成为占主导地位的雌激素,雌酮来自于肝脏中的雌二醇代谢产物,或由脂肪组织中的雄烯二酮转化而来。血清雌酮平均水平为 110-184 pmol/L (30-50 pg/ml)。绝经期症状(例如潮热和阴道萎缩)与雌二醇水平降低密切相关。[5]

病理生理学

绝经期状态有许多不同的、具有诊断意义的体征和症状,每一种都与卵巢激素生成减少有关。

目前,血管舒缩症状的确切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明确。激素水平的生化改变、中心体温调节区的改变、几种神经递质系统(血清素能、去甲肾上腺素能、阿片样物质、肾上腺和自主神经)的改变、遗传倾向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对潮热的感知与主诉。

因此,雌激素水平降低造成大约 40% 的绝经后女性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的症状。[6] 可能表现为:阴道上皮变薄、分泌物减少、阴道弹性下降、阴道分泌物 pH 值升高 (>6)。阴道症状包括干燥、瘙痒、有分泌物和性交疼痛。阴道上皮和外阴上皮变薄可导致性交时撕裂和出血。检查中可见的变化包括皮肤苍白、皱褶减少、阴蒂和小阴唇缩小、大阴唇脂肪垫减少和阴道干缩。这些因素可导致严重的性交疼痛,随之产生自尊、生活质量和性功能下降。

在绝经过渡期,骨吸收加速,从而导致在最末一次月经后的 3-5 年间出现骨密度迅速下降。这一点再加上其他因素(例如机能失调和使用皮质类固醇),可增加日常生活活动或跌倒导致的骨折风险。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随绝经的发生而增加,无论绝经的原因是什么。[7] 这似乎是由血脂水平变化所致,即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8]

分类

医学术语

绝经:

  • 在西方国家身体健康的女性中,绝经是一个自然生理现象,通常发生在 40-6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1 岁[2])。这代表着月经和排卵功能永久停止。

提早绝经:

  • 40 岁前绝经可考虑为提早绝经,可能自发出现,或是由手术(例如双侧卵巢切除术)、盆腔放疗、化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脆性 X 染色体综合征或未知原因(特发性因素)造成的。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 是指 40 岁之前由于卵巢功能下降导致的闭经、雌激素低、促性腺激素升高的疾病。

围绝经期:

  • 从规律的月经过渡到月经完全停止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黄体酮和雌孕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的月经紊乱和间断的闭经标志着围绝经期的开始,而围绝经期持续至最末一次月经结束后 12 个月。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