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鉴别诊断

疾病
体征 / 症状
检查
体征/症状

静止性和动作性震颤具有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表现。以及面具脸、齿轮样强直、步态异常及偶尔出现清晨肌张力障碍。[12]

检查

多巴胺能药剂(如左旋多巴)试验可鉴别诊断。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 扫描可能也同样有用。静止性震颤通常是主要的震颤类型 (4-6 Hz)。

体征/症状

肌张力障碍性运动或姿势、疼痛、对抗性姿势(知觉诡计)或肌肉肥大。

检查

如果临床诊断不确定,基因检测可帮助诊断遗传性肌张力障碍。震颤生理学检查显示配对主动肌和拮抗肌协同收缩。

体征/症状

发病于 40 岁以下患者。

主要表现为静止性和动作性震颤。

存在其他神经系统异常(例如:肌张力障碍、构音障碍、抑郁、认知障碍)。[12]

检查

血清铜蓝蛋白水平较低 (<200 mg/L [20 mg/dL]) 且 24 小时尿铜水平较高 (>100 μg),表明患者患有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s disease)。[5]

采用裂隙灯进行的眼科检查发现有神经阳性体征的大部分患者存在 Kayser-Fleischer 环。

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体征/症状

所有正常、健康的个体显示生理性震颤。

摄入兴奋剂和其他药物、停用药物或乙醇、某种医疗状态(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或葡萄糖水平较低)及压力大和疲乏等原因可使震颤增强。[5]

增强型生理性震颤不伴有神经系统疾病,属于高频率体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累及双臂、双腿及声带,但不累及头部。

检查

了解引起增强型生理性震颤的用药史,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在部分患者中,利用双臂上绑定的加速计进行定量计算机震颤分析有助于诊断增强型生理性震颤。[66]可能观察到震颤频率因肢体的惯性负荷而改变[67],或者严重程度因随机噪声而降低[68]

病因纠正后,震颤通常消失。

体征/症状

于摄入某些药物(例如抗精神病药物、碳酸锂、茶碱、丙戊酸、环孢素 [环孢菌素]、咖啡因)之后发生。

震颤可能累及手、臂、头或其他部位的肌肉,但很少累及腿部或脚。

震动通常是小幅度的快速运动,每秒 5 次以上。

检查

在药物摄取后一定时间内发生震颤。

体征/症状

有数种标准可用来诊断心因性震颤,如震颤突然发作;静止性、姿势性及运动性震颤协同发生;震颤方向、频率及幅度具有可变性;以及注意力分散和暗示感受性。

检查

同步调导是一种有用的方法。使用节拍器或者通过受累较轻的身体部位(如对侧手)做节律性动作提供目标频率时,心因性震颤可消失,或者受累身体部位的震颤频率会变得与目标频率完全一致。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