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外用过氧苯甲酰 : 涂于患处,每日两次,直至病损清除
无并发症的毛囊炎具自限性,通常无需医学干预。病原体未知时,可能关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可能只需采取简单的预防性措施,例如使用抗菌肥皂或穿宽松的衣服。
应定期用抗菌肥皂清洗皮肤。
过氧苯甲酰制剂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漂白消毒衣物和床上用品。因此,在与衣物接触前,应让皮肤完全干燥。应穿宽松、透气和轻质的衣服。
干燥、阴凉的环境有助于减少复发。剃须时,应小心谨慎。对于胡须区域出现复发性和慢性毛囊炎的男性,谨慎的剃须技术可能有助于减少毛囊炎的复发。应使用非研磨性抗菌肥皂和毛巾清洗患处。
头孢氨苄 : 250-500 mg,口服,每日 4 次,连服 10 天
或
双氯西林 : 250 mg,口服,每日 4 次,连服 10 天
或
氟氯西林 : 250-500 mg,口服,每日 4 次,连服 10 天
更多头孢菌素为耐青霉素酶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软组织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毛囊炎。最常使用的药物为头孢氨苄,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
双氯西林是一种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也常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毛囊炎。两种药物用于肾脏损害患者时均需调整剂量。
抗生素可能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有效性。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过氧苯甲酰 : 涂于患处,每日两次,直至病损清除
应定期用抗菌肥皂清洗皮肤。
过氧苯甲酰制剂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漂白消毒衣物和床上用品。因此,在与衣物接触前,应让皮肤完全干燥。应穿宽松、透气和轻质的衣服。
干燥、阴凉的环境有助于减少复发。剃须时,应小心谨慎。对于胡须区域出现复发性和慢性毛囊炎的男性,谨慎的剃须技术可能有助于减少毛囊炎的复发。应使用非研磨性抗菌肥皂和毛巾清洗患处。
克林霉素 : 150-300 mg,口服,每日 4 次,连服 10 天
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 : 160/80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0 天
或
米诺环素 : 10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0-14 天
利奈唑胺 : 60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0 天
或
万古霉素 : 15 mg/kg,静脉使用,每日两次,连续 5~7 天
口服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米诺环素和利奈唑胺用于治疗 MRSA 毛囊炎。鼻内莫匹罗星、氯己定洗剂以及利福平可用于根除 MRSA 携带状态。
克林霉素用于治疗 MRSA。口服克林霉素可能导致潜在致命性的严重结肠炎。建议对有重度肝损害的患者调整使用剂量。
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有时用于治疗 MRSA,但必须考虑发生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暴发性肝坏死、粒性白细胞缺乏症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
若 MRSA 种属显示出对米诺环素敏感,则该药可用于治疗 MRSA 毛囊炎。与其他四环素类药物相同,米诺环素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疗效。
虽然利奈唑胺很少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但该药可用于治疗其他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多重耐药病原体(例如 MRSA)引发的严重细菌感染。血小板减少症和 5-羟色胺综合征的发生与利奈唑胺的使用有关。如果需要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正在使用一种抗抑郁药,应在利奈唑胺治疗期间停用该药,并在最后一次给予利奈唑胺后针对 5-羟色胺综合征对患者进行 24 小时监测。
若受累区域广泛或持续存在,则可能需要全身性抗生素治疗。万古霉素静脉给药一直是局部深层或全身性 MRSA 感染的首选疗法。应考虑有关适当使用和预防/控制万古霉素耐药传播的建议。CDC: treatment of MRSA infections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莫匹罗星 : (2% 乳膏)涂于鼻前庭,每日两次,连用 10-14 天
和
外用氯己定 : (0.12% 溶液)用于全身,每日一次,连用 5-7 天
和
利福平 : 600 mg,口服,每日一次,连服 10-14 天
在复发性 MRSA 毛囊炎患者中,已经对用于降低 MRSA 定殖或根除 MRSA 带菌状态的措施进行了研究。一些临床医生倡导鼻前庭涂抹莫匹罗星。
已证明氯己定洗剂可减少 MRSA 定植;[19] 然而,氯己定洗剂本身似乎并不能根除 MRSA 携带状态。
研究已发现,利福平可根除部分患者的 MRSA 携带状态;[20] 然而,其使用可导致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发生耐药性。
外用过氧苯甲酰 : 涂于患处,每日两次,直至病损清除
氨苄西林 : 250 mg,口服,每日 4 次,连服 10-14 天
此类患者应停止其当前用于痤疮的全身性抗生素疗法。
若轻度出疹,则应使用外用过氧苯甲酰洗剂。过氧苯甲酰制剂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过氧苯甲酰制剂可漂白衣物和床上用品。因此,在与衣物接触前,应让皮肤完全干燥。
若中度出疹,则应考虑应用一个疗程的氨苄西林。胃肠道不适和皮肤超敏反应与氨苄西林给药有关。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异维 A 酸 : 0.5-1 mg/k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6 周
若重度出疹,则应考虑使用异维 A 酸。充分证据表明异维 A 酸具有致畸性,因而仅在采取适当避孕措施时方可服用。英国于 2005 年实施了一项针对异维 A 酸使用的修订版防止妊娠方案,Oral retinoids: pregnancy prevention—reminder of measures to minimise teratogenic risk 而在美国,患者应通过 iPledge 项目注册。iPledge 异维 A 酸通常可引发重度皮肤和黏膜干燥。其与大脑假瘤、高脂血症、肝酶升高以及白内障的发生相关。
外用过氧苯甲酰 : 涂于患处,每日两次,直至病损清除
环丙沙星 : 50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0 天
浴池毛囊炎通常具自限性,可能仅需外用过氧苯甲酰洗剂即可。
对于顽固性和严重的浴池毛囊炎病例,应考虑使用环丙沙星。据报告,胃肠道不适、耳鸣和视力模糊与环丙沙星给药有关。
伊曲康唑 : 10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4 天
或
特比萘芬 : 250 mg,口服,每日一次,连服 14 天
对于皮肤真菌性毛囊炎,建议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进行全身性治疗。有关全身性抗真菌治疗的剂量和频率,临床实践存在很大差异。一些临床医生倾向于选择为期 2-3 周的连续口服抗真菌治疗。其他医生则倾向于选择每月一次的冲击治疗。某些病例口服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均与肝酶升高有关。使用特比萘芬与罕见的暴发性肝衰竭病例相关联。外用抗真菌药(例如外用酮康唑或益康唑)不太有效,但可用作口服抗真菌治疗的辅助疗法。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酮康唑 : (2% 洗发液)每周使用 3-5 次,直至清除;(2% 乳膏)涂于患处,每日一次或两次,直至清除
或
外用益康唑 : (1% 乳膏)涂于患处,每日两次,直至清除
对于皮肤真菌性毛囊炎,建议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进行全身性治疗。有关全身性抗真菌治疗的剂量和频率,临床实践存在很大差异。一些临床医生倾向于选择为期 2-3 周的连续口服抗真菌治疗,其他医生则倾向于选择每月一次的冲击治疗。某些病例口服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均与肝酶升高有关。使用特比萘芬与罕见的暴发性肝衰竭病例相关联。外用抗真菌药(例如外用酮康唑或益康)不太有效,但可用作口服抗真菌治疗的辅助疗法。
外用酮康唑 : (2% 洗发液)每周使用 3-5 次,直至清除;(2% 乳膏)涂于患处,每日一次或两次,直至清除
氟康唑 : 100-200 mg,口服,每日一次,连服 14-21 天
或
伊曲康唑 : 10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4 天
糠疹癣菌毛囊炎最初对外用抗真菌药物有反应,例如酮康唑洗发液和乳膏,但经常复发。对于这些复发性病例,建议使用全身性抗真菌药物,例如氟康唑或伊曲康唑。
使用氟康唑与肝酶升高、剥脱性皮炎、QT 延长和内分泌效应(乳房压痛、脱发和男性阳痿)相关。氟康唑可通过影响 P450 酶而改变某些药物的代谢。使用伊曲康唑与肝酶升高以及高血压有关。伊曲康唑可通过影响 P450 酶而改变某些药物的代谢。
氟康唑 : 100-200 mg,口服,每日一次,连服 14-21 天
或
伊曲康唑 : 10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4 天
对于念珠菌属导致的真菌性毛囊炎,全身性抗真菌药(例如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最有效。
使用氟康唑与肝酶升高、剥脱性皮炎、QT 延长和内分泌效应(乳房压痛、脱发和男性阳痿)相关。氟康唑可通过影响 P450 酶而改变其他药物的代谢。
使用伊曲康唑与肝功酶升高以及高血压有关。伊曲康唑可通过影响 P450 酶而改变其他药物的代谢。
阿昔洛韦 : 200 mg,口服,每日 5 次,连服 5-10 天
或
伐昔洛韦 : 500 mg,口服,每日 3 次,连服 5-10 天
泛昔洛韦 : 500 mg,口服,每日 3 次,连服 5-10 天
应在最早出现感染症状时采用口服抗病毒治疗对 HSV 毛囊炎进行治疗。建议使用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可作为二线选择。
阿昔洛韦给药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肾功能衰竭(通常发生在静脉给药情况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脑病改变有关。
伐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更好。曾有关于使用泛昔洛韦后发生多形性红斑的报告。
外用氯菊酯 : (5% 乳膏)涂于患处,每日一次,夜间使用,连用 7 天
或
伊维菌素 : 200 μg/kg,口服,单次使用
通过外用氯菊酯乳膏或给予单剂量伊维菌素治疗蠕形螨毛囊炎。
涂抹氯菊酯乳膏与瘙痒、麻刺感和红斑相关。
通常情况下,单剂量伊维菌素的耐受性较好,但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视力变化、无力、意识错乱和癫痫发作。
吲哚美辛 : 25 mg,口服(常释剂型),每日两次,直至病损清除
米诺环素 : 100 mg,口服(常释剂型),每日两次,直至病损清除
或
氨苯砜 : 50~100 mg,口服,每日两次,直至病损消除
或
UV-B 光疗 : 直至病损清除
需要专科会诊,以治疗此病。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的一线疗法为口服吲哚美辛。
已报告过用于控制该疾病的若干二线疗法,结果各不相同。其中包括 UV-B 光疗、米诺环素和氨苯砜。然而,治疗成功主要见于个案报告。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普莫卡因 : (1%) 涂于患处,需要时每日 3-4 次
-- 和 --
羟嗪 : 25 mg,口服,每日 1-4 次,直至症状改善
或
苯海拉明 : 25-50 mg,口服,需要时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300 mg,直至症状改善
-- 和 --
外用醋酸氟轻松 : (0.05%) 少量涂于患处,每日 1-4 次,直至病损清除
对于伴发性瘙痒,可使用外用止痒剂、外用皮质类固醇和口服抗组胺治疗。
HIV 感染的治疗 : 专科医生会诊
-- 和 --
外用二丙酸倍他米松 : (0.05%) 少量涂于患处,每日 2-4 次,直至病损清除
或
外用氯倍他索 : (0.05%) 少量涂于患处,每日 1-4 次,最多使用 14 天,每周最大剂量不超过 50 g,直至病损清除
-- 和 --
羟嗪 : 25 mg,口服,每日 1-4 次,直至症状改善
或
多塞平 : 10 mg,口服,需要时每日晚间服用一次,直至症状改善
-- 和 --
UV-B 光疗 : 直至病损清除
在一些 HIV 相关的嗜酸性毛囊炎患者中,对基础病 HIV 感染的治疗可缓解症状。在适当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无效的其他情况下,可能有必要使用口服止痒剂、强效外用皮质类固醇联合 UV-B 光疗。
苯海拉明 : 2-5 岁儿童:6.25 mg,口服,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37.5 mg;6-12 岁儿童:12.5-25 mg,口服,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150 mg,直至症状改善
-- 和 --
外用氢化可的松 : 2 岁以上儿童:(0.5-2.5%) 少量涂于患处,每日两次,连用 7-14 天
或
外用曲安奈德 : (0.025%) 少量涂于患处,每日 2-3 次,连用 7-14 天
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通常为良性。
对于伴有瘙痒的婴幼儿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可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和口服抗组胺药进行治疗。
因儿童的体表面积与体重比增加,故其受外用皮质类固醇全身性影响的风险增加,所以尽可能使用弱效制剂,通常使用 1-2 周。采用可成功治疗患者疾病的最弱效制剂有助于最大程度减少副作用。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