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接触咸水或海水、处理和/或清洁海鲜、摄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基础性肝病(肝硬化、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血色病)、正在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或存在其他免疫抑制状态(HIV、化疗、实体器官移植)。

腿疼

可能有 50% 的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会出现该症状,该症状出现后最多 24 小时就会演变为坏死性蜂窝织炎。[5][23]

蜂窝织炎

轻度蜂窝织炎由局部接种损伤引起。

双侧下肢坏死性蜂窝织炎伴有大疱提示已感染创伤弧菌[5][23]

腹泻

非特异性。其他方面正常的宿主可能会出现这种胃肠炎综合征的症状,而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这可能是脓毒症的伴随症状。[5][23][30]

腹部痉挛

很可能是胃肠炎综合征的表现,尽管脓毒症也可能出现这一症状。

耳痛

溶藻弧菌可能导致游泳者或冲浪者感染外耳炎。[5]

外耳炎的典型症状,但非特异性。

眼痛、眼红

据报告,眼部被贝壳碎片划伤、海水造成眼部污染或者眼部有贯通伤后,非霍乱弧菌会导致结膜炎、角膜炎或眼内炎。[4]

眼部感染的典型症状,但非特异性。

其他诊断因素

发热

与菌血症和/或蜂窝织炎相关的非特异性表现。

意识状态改变

患者可能会意识模糊,这与脓毒症相关,但对弧菌感染而言并非特异性。

恶心

非特异性。其他方面正常的宿主可能会出现这种胃肠炎综合征的症状,而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这可能是脓毒症的伴随症状。[5][23][30]

呕吐

非特异性。其他方面正常的宿主可能会出现这种胃肠炎综合征的症状,而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这可能是脓毒症的伴随症状。[5][23][30]

低血压

多达 70% 感染创伤弧菌的患者可能会在第一次评估时出现脓毒性休克,其死亡率高达 75%。[5][23][39]

危险因素

接触咸水或海水

弧菌是海水或咸水生物群落的天然组成部分。弧菌浓度受到水温和盐度的影响,随季节发生变化。当水温介于 17°C (62.5°F)-35°C (95°F) 之间,盐度为 5%-25% 时,弧菌浓度最高。当水温降至复制温度以下时,创伤弧菌可存活但无法生长,存在于海洋沉积物中。[23][30]

开放性伤口(例如腿部溃疡、擦伤、烧伤创面)受海水污染后,弧菌将借机渗入更深层的组织中。已报告的人类创伤弧菌感染中大约 30% 由海水污染伤口或海洋相关事故所致。[5][18][23][30][31]

溶藻弧菌经常导致其他方面健康的年轻人因在海水中游泳或冲浪而发生浅表耳部或眼部疾病。[5][18]

处理和/或清洁海鲜

根据报告,在处理或清洁贝类(例如撬开牡蛎壳)时受到损伤为与创伤弧菌感染相关的常见职业性损伤。[5][23]

摄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

滤食性贝类的组织中聚集了大量弧菌,这些弧菌会进一步复制。每克牡蛎组织的细菌浓度可高达 103-106。[23]4°C (39°F)-8°C (46.5°F) 存储的贝类在一周内就会导致创伤弧菌感染增加十的二次方(2 个对数)。[32]

摄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可导致两种弧菌综合征。对于基础性肝功能障碍或免疫抑制患者,创伤弧菌(偶尔还有副溶血性弧菌)会穿过门静脉系统并导致伴有转移性皮肤病变的原发性败血症。[5][23][30]在其他方面健康的宿主体内,弧菌可能导致胃肠炎综合征,有时会排泄血液和黏液。该病症的最常见病因是副溶血性弧菌,并且与该病原体能够产生起到肠毒素作用的耐热溶血素有关。[3][32]

基础性肝病(肝硬化、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血色病)

这些患者可能拥有较高的循环铁蛋白水平,从而为弧菌提供了铁生长因子来源。[33]

正在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或存在其他免疫抑制状态(HIV、化疗、实体器官移植)

创伤弧菌小鼠模型中,必须给予环磷酰胺或 d-氨基半乳糖方可使其易感经口的攻毒感染。[3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