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通常,首先建议患儿改变膳食结构,特别是增加液体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然而一项综述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增加饮水摄入量或补充高渗性液体对增加排便频率或减少排便困难有任何效果。[30] 与安慰剂相比,有一些证据表明膳食纤维能更有效地改善排便次数和性状,并减少腹部疼痛。 有必要尝试从饮食中去掉牛奶。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乳果糖 : 1 mL/kg,口服,每日一次或两次
更多经常需要使用渗透剂软化粪便。
患儿可能需要 24 至 48 小时对乳果糖的疗效产生反应。
在急性便秘缓解后,儿童应保持膳食结构改变和使用渗透性泻药(例如,乳果糖)以养成正常的大便习惯。 一般来说,需要给以患儿持续性治疗直到儿童可以无困难地有规律地排便。
通常,首先建议患儿改变膳食结构,特别是增加液体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然而一项综述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增加饮水摄入量或补充高渗性液体对增加排便频率或减少排便困难有任何效果。[30] 与安慰剂相比,有一些证据表明膳食纤维能更有效地改善排便次数和性状,并减少腹部疼痛。 对年纪大些的儿童可以建议增加体力活动。
培养患儿有规律的如厕习惯和行为改变(饭后有充足的时间如厕、心态放松技巧、建立成功如厕的奖励体系和记录大便频率)。 鼓励更多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可能是适宜的。
应该解决父母和儿童的焦虑问题。 儿童可能害怕排便引起的疼痛,而父母应该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如厕训练是无效的。 在年龄稍大的儿童中,应对其出现的大便失禁及其社会后果需采取宽容、同情的管理方法。 在治疗期间可能需要对患儿进行多次重复教育。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 : 查阅药品说明书以获得剂量指导
或
乳果糖 : 1 mL/kg,口服,每日一次或两次
更多或
多库酯钠 : 3 岁以下儿童:10-40 mg/天,分成 1-4 次口服给药;3-6 岁儿童:20-60 mg/天,分成 1-4 次口服给药;6 岁以上儿童:40-150 mg/天,分成 1-4 次口服给药
或
液体石蜡 : 5-11 岁儿童:5-15 mL,需要时口服,每日一次;12 岁以上儿童:15-45 mL,需要时口服,每日一次
经常需要使用渗透剂软化粪便。 患儿可能需要 24 至 48 小时对乳果糖的疗效产生反应,而对聚乙二醇 (PEG)通常需要 1 至 2 个小时产生反应。
有证据表明,在治疗慢性便秘时,PEG 在增加每周排便次数、粪便形成和缓解腹痛方面比乳果糖更有效。[31][32][33][34] 而且 PEG 的口味也比其他渗透剂更好,更易于患儿接受。[35]
在急性便秘缓解后,儿童应维持膳食结构 改善、行为改变(饭后有 宽松的 时间如厕、建立 成功如厕的奖励体系 和记录排便频率)和使用 渗透性泻药(例如,乳果糖、PEG 3350 电解质溶液)或粪便软化剂(例如,多库酯钠或矿物油[ 适用于 5 岁及以上儿童 ])以帮助儿童建立 正常的大便习惯。 一般来说,需要持续对患儿进行治疗 直到儿童可以无困难有规律地进行排便,防止患儿抑制 排便的 行为复发。 PEG 似乎是安全药物,但是还未完成在儿童中长期用药的效果研究。[35]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番泻叶 : 2-6 岁儿童:0.5 至 1 片,需要时每日口服一次;6-12 岁儿童:1-2 片,需要时每日口服一次
更多某些儿童可能需要增加短期刺激性泻剂(例如番泻叶)以形成规律的排便行为。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抑制便意行为是一种收缩骨盆底肌,以减少排便可能性的主动性行为。 通常对1 至 5 岁的儿童产生影响。
这些儿童可能需要加用粪便软化剂(例如聚乙二醇)或短期刺激性泻剂(例如番泻叶)以形成规律的排便行为。
通常,首先建议患儿改变膳食结构,特别是增加液体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然而一项综述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增加饮水摄入量或补充高渗性液体对增加排便频率或减少排便困难有任何效果。[30] 与安慰剂相比,有一些证据表明膳食纤维能更有效地改善排便次数和性状,并减少腹部疼痛。 对年纪大些的儿童可以建议增加体力活动。
在急性便秘缓解后,儿童应保持膳食结构改变和使用渗透性泻药(例如,乳果糖)以养成正常的大便习惯。 一般来说,治疗一直要持续到患儿可以无困难地、有规律地排便。
粪便嵌塞是粪便潴留到不能自发排出的程度,通常腹部可触及粪块。[29]
这些儿童可能需要渗透性泻药来达到有规律的排便。
已证明渗透性泻药(例如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3350 电解质溶液)能有效治疗便秘。[37]
用于初始通便的其他口服药物包括乳果糖和甘油。PEG 似乎是安全药物;但还未完成在儿童中长期用药的效果研究。目前已知的证据均表明,PEG 在临床症状缓解率、症状改善以及患者耐受性等方面的效果优于乳果糖。[32][33][34][35]
因为粪便变得疏松,因此,所有的治疗在开始时都有可能增加大便失禁的程度。
儿童更难控制软化后大便的排出,所以在通便期间如果他们很主动地控制排便,他们抑制便意的行为可能会加重。
通常,首先建议患儿改变膳食结构,特别是增加液体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然而一项综述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增加饮水摄入量或补充高渗性液体对增加排便频率或减少排便困难有任何效果。[30] 与安慰剂相比,有一些证据表明膳食纤维能更有效地改善排便次数和性状,并减少腹部疼痛。 对年纪大些的儿童可以建议增加体力活动。
建议培养患儿有规律的如厕习惯和行为改变(饭后宽松的时间如厕、成功如厕的奖励体系和记录大便频率)。 鼓励更多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可能是适宜的。
应该解决父母和儿童的焦虑问题。 儿童可能害怕排便引起的疼痛,而父母应该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如厕训练是无效的。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多库酯钠 : 3 岁以下儿童:10-40 mg/天,分 1-4 次口服给药;3-6 岁儿童:20-60 mg/天,分 1-4 次口服给药
在急性嵌塞缓解后,除了保持饮食结构改善、行为改变(饭后宽松时间如厕、成功如厕的奖励体系和记录排便频率)和使用渗透性泻药(例如,乳果糖、聚乙二醇 3350 电解质溶液),这些儿童可能需要增加粪便软化剂(例如,多库酯钠)以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一般来说,治疗一直要持续到患儿可以无困难地、有规律地排便。
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 : 查阅药品说明书以获得剂量指导
或
乳果糖 : 1 mL/kg,口服,每日一次或两次
更多或
甘油直肠给药 : 1 个婴儿栓剂,需要时插入直肠,每天一次或两次
或
柠檬酸镁: : 4-5 岁儿童:60-120 mL 口服,单次剂量(或分次服用);6-12 岁儿童:100-150 mL 口服,单次剂量(或分次服用);12 岁及以上儿童:150-300 mL 口服,单次剂量(或分次服用)
粪便嵌塞是粪便潴留到不能自发排出的程度,通常腹部可触及粪块。[29]
这些儿童可能需要渗透性泻药来达到有规律的排便。
已证明渗透性泻药(例如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3350 电解质溶液)能有效治疗便秘。[37]
用于初始通便的其他口服药物包括乳果糖、甘油和镁盐(例如,枸橼酸镁)。PEG 似乎是安全药物;但还未完成在儿童中长期用药的效果研究。目前已知的证据均表明,PEG 在临床症状缓解率、症状改善以及患儿耐受性等方面的效果优于乳果糖。[32][33][34][35]
因为粪便变得疏松,因此,所有的治疗在开始时都有可能增加大便失禁的程度。
儿童更难控制软化后大便的排出,所以在通便期间如果他们很主动地控制排便,他们抑制便意的行为可能会加重。
通常,首先建议患儿改变膳食结构,特别是增加液体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然而一项综述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增加饮水摄入量或补充高渗性液体对增加排便频率或减少排便困难有任何效果。[30] 与安慰剂相比,有一些证据表明膳食纤维能更有效地改善排便次数和性状,并减少腹部疼痛。 对年纪大些的儿童可以建议增加体力活动。
建议培养患儿有规律的如厕习惯和行为改变(饭后宽松的时间如厕、成功如厕的奖励体系和记录大便频率)。 鼓励更多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可能是适宜的。
应该解决父母和儿童的焦虑问题。 儿童可能害怕排便引起的疼痛,而父母应该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如厕训练是无效的。 在年龄稍大的儿童中,应对其出现的大便失禁及其社会后果需采取宽容、同情的管理方法。 在治疗期间可能需要对患儿进行多次重复教育。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番泻叶 : 2-6 岁儿童:0.5 至 1 片,需要时每日口服一次;6-12 岁儿童:1 至 2 片,需要时每日口服一次;12 岁以上儿童:1 至 2 片,口服,每日一次
更多或
比沙可啶 : 12 岁以上儿童:10-15 mg,晚上口服,每日一次
或
比沙可啶直肠 : 12 岁以上儿童:10 mg,晚上口服,每日一次或需要时
这些儿童可能需要增加的短期刺激性泻剂(例如番泻叶,特别用于≤12 岁儿童,或比沙可啶用于 12 岁以上儿童)以形成规律的排便行为。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磷酸钠: : 参阅产品说明以获得剂量指导。
年龄大些的儿童可能需要磷酸盐灌肠以清理嵌塞的直肠。 应只作为抢救措施使用。
灌肠时外物的侵入和外伤可能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心理障碍进一步恶化。
2 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多库酯钠 : 3-6 岁以下儿童:20-60 mg/天,分 1-4 次口服给药;6 岁以上儿童:40-150 mg/天,分 1-4 次口服给药
或
液体石蜡 : 5-11 岁儿童:5-15 mL,需要时口服,每日一次;12 岁以上儿童:15-45 mL,需要时口服,每日一次
在急性嵌塞缓解后,除了保持饮食结构改善、行为改变(饭后安排宽松的时间如厕、成功如厕后的奖励体系和记录排便频率)和使用渗透性泻药(例如,乳果糖、聚乙二醇 3350 电解质溶液),这些儿童可能需要增加粪便软化剂(例如,多库酯钠或矿物油,也称为液状石蜡,适用于 5 岁及以上儿童)以建立正常的大便习惯。一般来说,治疗一直要持续到患儿可以无困难地、有规律地排便。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