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布洛芬 : 1600-3200 mg/day,口服,分 3 次
或
阿司匹林 : 2-4 g/day,口服,分3次给药
或
秋水仙碱 : 每次0.6 mg ,口服,每日两次,持续 1-2天,然后每次0.6 mg,每日一次,持续3个月
-- 和 --
奥美拉唑 : 每次20 mg,口服,每日一次
心包积液可以自发消退或在抗炎治疗后消退,通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进行抗炎治疗。对于未引起血流动力学问题且正在消退的少量心包积液,可以持续进行抗炎治疗和观察。[18]这种办法对于收缩压>110 mmHg、奇脉<10 mmHg、且病情近期未恶化的患者以及心包积液出现 1 个月以上的患者也适用。在观察期内应重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若新发生右心室压迫,应引流心包积液。[26]
首选布洛芬,因为其剂量范围大、对心血管的作用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秋水仙碱对于心包炎,单独用药或与 NSAID 联用均有效。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仅供结缔组织病或自身反应性或尿毒症性心包炎适用。[18]
若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110 mmHg,奇脉>10 mmHg,心包积液持续时间不足 1 个月,且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积液量大于 20 mm,或者右心室塌陷,则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引流心包积液。
进行心包穿刺术时,可以不采用成像引导,也可以采用超声心动图或荧光透视引导,可以采取也可以不采取血流动力学监测。禁用于主动脉夹层,严重凝血障碍也是其相对禁忌证。[18]
心包穿刺术的最常用途径是剑突旁,在剑突和左肋缘之间。开始时,穿刺针以 15 度的角度插入,穿刺通过肋缘下。然后将穿刺针压低,使其所处平面与胸部平行,并在抽吸的同时慢慢朝着左肩胛骨的末端推进。[20]针尖进入心包后,可以插入一根 J 形导丝,以便用一根猪尾导管交换穿刺针,以便连续引流。这种方法刺破胸膜或冠状血管、心包血管或内乳血管的危险性最低。[18]穿刺术后应进行胸部 X 线检查,以排除气胸。其他方法还有朝向心尖的心包穿刺术。
最开始引流的心包液不应超过 1 升,因为较大量的抽吸可能引起右心室扩张。[28]
主要并发症有冠状血管或心肌裂伤,空气栓塞,气胸,腹膜被刺破及心律失常。所有心脏压塞患者中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2%。[18]
心脏压塞有几种手术方式可用。尚无前瞻性随机试验比较这些治疗方式的结果差异。
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剑突下小切口,直视心包,并在心包壁层上做一切口。
采用视频辅助下胸腔镜心包开窗,可以连通胸膜和心包,达到心包减压目的。一项小型回顾性研究发现手术时间延长与术后并发症有关,但该手术能降低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的复发率。[29]
球囊心包切开术是一种经皮微创手术,短期成功率较高且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的复发率较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