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典型心脏压塞时,由于液体在心包腔内积聚,心包腔压力会升高。为了避免心腔塌陷,心室舒张压、右房压和楔压均升高至与心包腔压相等。这种压力对等化是心脏压塞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一旦心包腔压力超过心腔内压力,心腔即发生塌陷。
当心包被牵拉时,由于心包腔内充满液体且心包缺乏弹性,左右心室充盈时典型的随呼吸而变化的情况会大为加剧。吸气时胸腔内压升高,静脉回流至右心增强。右心容量增加迫使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进入左心。这种现象被称为“心室相互依赖”。因此,左心容量会随着吸气而降低,导致体循环心输出量降低和体循环血压降低。临床上,这被称为奇脉,也就是体循环血压在吸气时降低>10 mmHg。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在吸气时心室血流流入速度变化大于 25% 时会显示出“心室相互依赖”。[13]
心脏压塞的较不常见原因包括:
急性
这种快速发生的心脏压塞见于心脏创伤/大血管创伤,或者是介入性手术并发症。
出现 Beck 三联征(低血压、颈静脉扩张和心音遥远)的典型特征。
鉴于心包的弹性较低,积液量可能不大。[2]
亚急性
液体积聚的过程更为缓慢,心包可以发生牵拉,积液量比急性心脏压塞时多很多。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压塞类型。
常见于患有肿瘤、结核、尿毒症或特发性疾病的患者。症状可能较不明显,Beck 三联征可能部分或全部没有。[2]
区域性心脏压塞
成因是小腔状积液或机械性冲击一个心腔的血肿,可影响心脏的正常充盈。
症状可能不同,采用超声心动图做出诊断可能有困难。
见于心肌梗死后和开放性心脏手术后。
低压力心脏压塞
处于低血容量状态的患者的右心房压力降低,心包腔内压力稍有增加即可能引起心腔塌陷。
这种情况可见于出血或过度利尿时。[3]
有积液的缩窄性心包炎
由于心包瘢痕,心包积液的患者可能发生心脏压塞,且常发生于患有恶性肿瘤或以前接受过辐射的患者。[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