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艰难梭菌感染已成为美国医院内与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估计一年内美国患者中有 500,000 例感染,29,000 例死亡(初次诊断后 30 天内)。大约 65% 的病例与医疗保健有关(包括养老院和在门诊就诊过的患者),但只有 24% 的病例在住院期间发病。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发病率为 92.8/100,000,而社区相关感染的发病率为 48.2/100,000。白人、女性和 65 岁及以上患者的感染率较高。[4] 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艰难梭菌感染约占急诊科出现腹泻但无呕吐患者的 10%,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没有传统的感染危险因素。[5]

由于毒性更强的北美脉冲场凝胶电泳 1 型 (NAP1) 菌株(也称为 PCR 核糖型 027 流行株)的出现,流行病学在 21 世纪发生了变化。[6][7][8] 北美、英国、欧洲和亚洲暴发了疫情。自从首次被分离后,NAP1 菌株的流行率一直在下降,但在美国仍是一个重大问题。这种菌株的出现可能是广泛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果。[9] NAP1 菌株在医疗卫生相关感染中更普遍。[4]

据报道,复发率为 5% 到 50% 不等,但有一项研究发现,21% 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和 14% 的社区相关感染中至少有一次复发。[4] 初次发作后第一次复发的风险为 25%,第二次复发风险为 38%,第三次复发风险为 29%,第四次复发风险为 27%。严重感染的风险随着每次后续疾病的复发而降低。[10] 近年来,多次复发感染的年发病率有所增加。复发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性别、年龄增长、慢性肾脏病、在养老院被诊断以及近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质子泵抑制剂。[11]

在欧洲急诊医院内,艰难梭菌导致了 48% 的医疗卫生相关胃肠道感染。[12] 在英国,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就上报了 5038 例 2 岁及以上的患者(仅综合医院分配的病例)。[13]据报道,亚洲的发病率与欧洲和北美的发病率近似。[1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