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危险因素的存在

包括腹部和非腹部手术在内的关键危险因素;急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肺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外伤);以及系统性疾病(如脓毒症)。

恶心和呕吐

几乎所有患者都出现恶心症状。

呕吐现象可能不会出现,但它可作为放置鼻胃 (NG) 管减压的指征。

腹胀

经常出现但为非特异性。

无机械性梗阻或腹膜炎的特征(如腹疝、腹膜炎体征)

由于治疗手段不同,延误诊断和治疗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找出机械性梗阻(如疝气)的迹象是很重要的。

诸如腹膜炎和反跳痛的腹膜炎体征属于异常发现,应警惕其他严重腹内疾病进程。

疼痛的增加或对麻醉剂的需求增加,是患者可能有急性肠梗阻或其他腹内疾病而不是单纯肠梗阻的另一特征。

其他诊断因素

顽固性便秘(不排便、不排气的严重便秘)

排气和排便减少是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肠蠕动存在并不能排除肠梗阻。

不适与腹部绞痛

通常没有明显疼痛。

肠鸣音减少或减弱

肠鸣音减少是非特异性体征,但常发现于肠梗阻中。这与小肠梗阻不同,后者可能出现肠鸣音过度活跃。

低血容量

非特异性,但可能出现于口服摄入有限和呕吐的患者中。

心动过速、低血压和少尿是这种疾病的具体表现。

危险因素

腹部手术

这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对腹膜切口、肠道操作和全身麻醉的应激反应,术后因素包括固定、使用镇痛药、疼痛及肠道休息等因素,均可导致肠梗阻发生。[9][10]

急性/系统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肺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脓毒症和多器官外伤)

由局部和系统性致炎因子以及其他应激相关激素的释放共同引起。[9][10][13][14]

非腹部手术

胸、心、四肢手术和全身麻醉,外加诸如固定、使用镇痛药、疼痛及肠道休息疗法等术后因素,均可导致肠梗阻发展。[9][10]

电解质失调

特别是钠、钾、氯、镁、钙。

可能是肠梗阻引起的后果或成为肠梗阻的加重因素。

禁食 (NPO)、鼻胃 (NG) 管引流或呕吐的患者容易出现异常情况,比如低血氯或低血钾。

相应地,这些或其他电解质失调引起的问题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肠道动力活动,使病情恶化。

阿片类镇痛药、抗胆碱能类药物或麻醉气体

阿片类镇痛药会干扰胃肠动力活动。这通常表现为严重便秘,但也可能出现肠梗阻。

一些麻醉剂(如阿托品、氟烷、安氟醚)会影响肠动力道活动,导致术后肠梗阻的发生。[6]

并存症(如糖尿病、心血管功能不全、查格斯病、硬皮病)

糖尿病中的胃肌轻瘫以及与心血管功能引起的肠道缺血,会因低血流量导致胃肠动力障碍。

其他自身免疫病或传染病,如硬皮病或查格斯病,与胃肠动力失调有关,可能会加剧肠梗阻。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