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其病因是多因素构成的,与肠道正常动力活动中断有关。诱发因素包括:

  • 电解质紊乱

  • 炎症因子的释放

  • 胃肠道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传导失调

  • 外源性化合物,如镇痛药和麻醉剂。

诱发因素最可能在胃肠道手术后出现,但也可能在以下情况发生:

  • 非腹部手术(胸、心脏或四肢)

  • 急性或系统性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和败血症)

  • 药物(如阿片类药物、副交感神经阻滞药)

  • 多器官外伤。[9][10]

病理生理学

胃肠动力活动受到神经、激素和炎症因子控制。[11]术后期间,儿茶酚胺较正常水平有所升高,被认为是减弱胃肠动力的原因。这同样也出现在非手术情况,包括系统性疾病、脓毒症和外伤。胃肠动力可被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 P 物质所抑制,动物 P 物质研究发现这些物质的拮抗剂有可能改善术后肠梗阻,但尚未在人体中证实。

此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由于应激反应而升高,导致了胃排空延迟。肠壁上的巨噬细胞被肠道操作所激活,释放各种导致胃肠动力减弱的一系列物质(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环氧合酶-2、白介素-6、组织坏死因子 α)。[12]

分类

根据肠梗阻类型的分类

术后肠梗阻

  • 正常的肠动力减弱是对手术创伤的反应。这通常在胃肠道手术后发生,但与非腹部手术也有关系。

  • 首先恢复胃动力,其次是小肠动力(24-48 小时内),接着是结肠动力(约 48-72 小时内)。持久的术后肠梗阻持续可长达 3 天以上,或延长正常的术后病程。[2][3]

肠梗阻伴系统性疾病

  • 肠麻痹伴某些急性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脓毒症和胃肠功能障碍。

麻痹性肠梗组

  • 与麻醉药使用相关的肠动力减弱现象,认为是由阿片类药物对 mu 受体的作用引起的。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