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关键危险因素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性心理/关系问题、酗酒、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代谢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根治性盆腔手术、脊髓损伤、佩罗尼氏病(阴茎纤维性海绵体炎)、抑郁症、性腺机能减退症、服用降压药物、抗雄药物和抗抑郁药。

阴茎检查异常

可能包括斑块、畸形和下弯畸形。 这些检查用于检测阴茎大小和畸形。

雄激素生成异常

毛发分布和男性乳房发育异常可能有助于睾酮的评估。

其他诊断因素

早泄

在18-59岁的男性中发生比例为21%。[8]

前列腺检查异常

对于所有>50岁的男性患者以及合并前列腺癌病史的男性患者,应考虑进行前列腺异常相关检查。

社会心理应激源

可能导致ED。

医生应该询问患者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在内的社会心理应激源。

佩罗尼氏病

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在阴茎白膜上形成纤维性无痛结节,这些结节阻碍阴茎勃起时白膜扩张,从而导致畸形和弯曲。[53] 勃起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在男性人群中发生比例为3%-5%。[54]

生殖器疼痛或麻木

生殖器感觉包括可能会出现疼痛或麻木。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病因的共同作用途径,其通过阻碍平滑肌的松弛和静脉阻塞,最终导致海绵体动脉血流和氧分压减少。[15]

外周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病因的共同作用途径,其通过阻碍平滑肌的松弛和静脉阻塞,最终导致海绵体动脉血流和氧分压减少。[15]

性心理/关系相关问题

识别心因性ED的组成

酗酒

药物副作用可以导致ED。

高血压

超过 5000 万美国人患有高血压,其中 35% 患有某种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30]

在 34-75 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 68%,其中严重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 45%。[31]

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的并发症,其导致阴茎供血不足;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减少海绵体动脉血流以及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引起的内皮功能损伤,来影响勃起功能。[32]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脂异常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风险更高。 约50%的美国人患有一定程度的血脂异常。[33]

内皮功能障碍是勃起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并且氧化应激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相关。[34]

糖尿病

超过 50% 的糖尿病男性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并且相对于非糖尿病男性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年龄更早。勃起功能障碍与糖尿病的持续时间、年龄和血糖控制程度(通过检测糖化最终产物来评估)有关联。自主神经病变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相关,在 ED 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35]

血糖控制较差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勃起/内皮功能。[36]

吸烟

在多因素分析中,40-70岁男性中,吸烟者中重度ED的发生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倍。 吸烟与内皮活性受损、氧化应激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38]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包括糖耐量受损、高脂血症、肥胖和高血压),从机制上讲,与可能继发于氧化应激的内皮功能受损的勃起功能障碍相关。[39]

在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男性中,ED的发病率是74%,并且发生ED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2.9倍。[40]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源性ED占疾病总量的10%-19%,但是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并不能排除其他病因。

盆腔根治性手术

根治性盆腔手术导致的海绵体神经损伤很常见,其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为 43-100%;[41] 在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中,发生率为 15%-100%。[42]

保留性神经技术减少了ED的发生比例,但是术后需要6到24个才能逐渐恢复勃起功能,通过应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以促进勃起功能的恢复。[43]

脊髓损伤

反射性勃起发生在95%的上脊髓损伤中,在完全性下脊髓损伤中发生率只有25%。[44]

佩罗尼氏病

可能包含由于阴茎畸形导致的心理性因素。 可导致继发于斑块、静脉瘘或者两者都存在的血管功能不全。

抑郁症

可能是原发性抑郁症或继发于勃起功能障碍。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刺激 5-HT2 和 5-HT3 受体抑制勃起通路,导致 50% 的患者罹患勃起功能障碍。[46]

性腺机能减退症

雄激素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有三个方面:增强性欲、增加性交频率和增加夜间勃起次数。

用激素水平来评估ED是有争议的,只有在性欲低下的患者才考虑测量雄激素水平。[20]

降压药的使用

药物副作用可以导致ED。

使用抗抑郁药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刺激 5-HT2 和 5-HT3 受体抑制勃起通路,并且可能导致 50% 的患者罹患勃起功能障碍。[46]

抗雄药物的应用

可能导致低睾酮水平相关性ED。

性欲低下

被认为是心理性/低睾酮水平相关ED的因素。

良性前列腺增生

ED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导致的下尿路症状常常同时存在于老年患者。[48]

甲亢/甲减

可能会导致继发的循环雄激素改变,而雄激素是引起勃起的激素。[20]

肥胖

在许多国家中,肥胖是个常见问题。 近三分之二美国成人超重或肥胖。50%的美国人患有高脂血症,肥胖与高脂血症的风险增加相关。[37]

糖尿病中风险第一的是血脂异常。糖尿病与多因素导致的血管病变和显著的内皮功能损伤相关,这些对ED的病理生理变化非常重要。[33]

骨盆骨折

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为21%,无骨盆骨折的患者为14%。 其发生机制被认为包括多个因素:海绵体神经损伤、血管缺血、功能性(例如:固定)或心理性。[45]

早泄

长期早泄可能导致行为诱导的焦虑状态,最终导致心因性ED。

长距离骑行自行车

与血管源性和神经源性ED相关。[47]

使用皮质类固醇

药物副作用可以导致ED。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