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名 38 岁的男性因摩托车事故被送往急诊科。他遭受闭合性左胫骨平台骨折,伴有左胫骨中段和腓骨骨折,因而接受夹板固定治疗。他在复苏后入院,计划第二天上午到手术室接受手术修复。他主诉左腿剧烈疼痛,接受了一次芬太尼给药。一小时后他要求第二次芬太尼给药,于是护士给药。护士收到医嘱,要求给予中等剂量氢吗啡酮,根据需要每 4 小时重复一次。第二天上午,患者不再主诉疼痛,但不再能感觉到左腿。

案例#2

一名 80 岁的寡居妇女到急诊室就诊,她无定向力、脱水、全身污渍且伴有处于不同愈合阶段的各种青肿。热心邻居注意到患者的信箱没有清理,然后在厨房地板上发现了她。在复苏期间,放置了弗利氏导尿管。她的尿色发暗,存在高钾血症。

其他表现

与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的表现不同的是,医疗性横纹肌溶解的表现常常是细微的,在适当的临床背景下应怀疑其存在。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可能有疲劳感增加或全身不适的不明确主诉。用药或感染的患者可能出现深色尿或肢体水肿,而非肌肉不适的主诉。一项一般性综述显示,仅有 50% 的患者诉称存在肌肉症状,而仅有 4% 的患者在入院时存在横纹肌溶解的体格检查表现。[1]除非怀疑此诊断且获得了具体的实验室证据,在出现继起并发症之前可能无法确诊横纹肌溶解。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