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对于原发性多汗症,通常一旦体格检查证实病史,即可正确诊断。通过巧妙地使用策略性问题通常可以预测体格检查结果。继发性多汗症的诊断更为复杂,因为要确定引起多汗症的器质性病因,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详细的实验室评估。[4]

病史

应确定患者的症状与病史。原发性多汗症可能表现为局部病症,患者可能报告手(手掌)、脚(足跖)、腋下(腋窝)或头部/面部(颅面)过度出汗。继发性多汗症患者可能报告范围更大的全身性出汗。患者还可能报告汗量和出汗模式的变化、汗味的变化和/或衣物上的汗渍。一些患者可能报告该病的家族病史。至少 50% 的掌跖多汗症患者报告阳性家族病史。[7][8]

体格检查

手汗症

  • 轻度疾病表现为湿润的手掌面,无可见汗滴。如果手掌出汗朝手指蔓延,则病情可视为中度。如果手掌出现汗滴,并延伸到所有指尖,则为重度。

足跖多汗症

  • 通常与手掌出汗一同出现。在这种类型中,患者足部过度出汗,导致袜子及鞋子潮湿,脚臭加重。

掌跖多汗症

  • 严重的手掌和足跖出汗,通常有四个标志性特征:[5][10][11]

    • 严重的手掌(手部)出汗,形成或几乎形成汗滴

    • 与手掌类似的严重足跖(脚部)出汗

    • 两个发病高峰期:幼童时期或青春期(或在青春期加剧)

    • 使用护手乳液时加重。一名东南亚裔掌跖多汗症患者在使用少量护手乳液后,出现了严重出汗[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一名东南亚裔掌跖多汗症患者在使用少量护手乳液后,出现了严重出汗来自医学博士 Fritz Baumgartner 的个人收藏 [Citation ends].

头面多汗症

  • 病史和体格检查一般会指向让人无法正常生活的颅面出汗,常因情感压力或辛辣食物而加剧。压力引起的正常面部出汗和病态性出汗之间的临界点取决于客观上的出汗量(例如,汗滴),和主观上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 务必考虑患者是否将正常的生理性出汗误解为病态或异常的现象。因此,还应考虑患者的总体心理稳定性。

腋窝多汗症

  • 压力引起的正常腋窝出汗和病态性出汗之间的临界点取决于客观上的出汗量(例如,躯干汗滴),和主观上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 与颅面出汗一样,务必考虑患者是否将正常的生理性出汗误解为病态或异常的现象。因此,还应考虑患者的总体心理稳定性。

继发性多汗症

  • 诊断取决于识别造成过度出汗的基础器质性病变。[1][4]例如,局灶性出汗的可能原因包括急性脊髓损伤、大脑或延髓梗塞或其他神经损伤(如创伤后血管舒缩营养不良),而面部味觉出汗的可能原因包括 Frey 综合征(支配腮腺的神经受损,导致进食后很快出现前额、面部、头皮及颈部单侧出汗)。范围更广的出汗可能是由内分泌、肿瘤、感染、药物和毒理学相关问题引起;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能需要进行其他试验。这些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糖尿病、感染和肿瘤疾病以及嗜铬细胞瘤和各种类癌瘤。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衰竭和心律紊乱也可导致出汗,物质滥用同样可以。

客观性诊断试验

在大多数原发性多汗症病例中,经体格检查证实的病史可以作为诊断依据;因此,一般无需客观试验。但客观试验可用于疑难或可疑病例。[4]有两种主要试验:淀粉碘试验和比重测定。

淀粉碘试验

  • 指示出汗程度的定性试验,可用于确定局部操作(例如,腋窝汗腺切除术或 A 型肉毒毒素注射)区域。在这一试验中,将 1% ~ 5% 的碘酒溶液涂抹到问题区域,待其风干。随后涂抹玉米淀粉,其与汗液的反应生成紫色沉淀。

比重测定

  • 这是一种通过滤纸来测量汗液累积情况的定量试验。[4][12]在与出汗的身体部位接触之前和之后分别对滤纸进行称量,从而测量以 mg/min 为单位的出汗速率。如果出汗速率大于 100 mg/5 分钟(男性)或 50 mg/5 分钟(女性),则可诊断为腋窝多汗症。如果出汗速率大于 30~40 mg/min,则可诊断为手汗症。

实验室试验

对于原发性多汗症的诊断不必要,但可用于疑似继发性多汗症的病例。甲状腺功能检测,代谢和电解质检查,变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和 5-羟基吲哚乙酸的尿液评估,普通 X 线以及 CT 扫描有助于鉴别甲状腺、垂体、糖尿病、感染、肿瘤疾病、嗜铬细胞瘤和各种类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可能有助于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衰竭和心律紊乱。此外,在怀疑时可能需要针对物质滥用进行尿液检查。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