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危险因素

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20到40岁以及女性。

周期性疼痛

肌筋膜疼痛和功能紊乱的患者主诉包括周期性疼痛以及可能由夜磨牙引起的牙疼。

疼痛是最重要的特点,如果疼痛与下颌运动无关就很可能不是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引起的。

骨关节炎的患者通常有疼痛的症状。

持续性疼痛

关节内紊乱的患者常见的主诉为持续性疼痛并且在下颌运动时加重。[1]

疼痛是最重要的特点,如果疼痛与下颌运动无关就很可能不是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引起的。

骨关节炎的患者通常有疼痛的症状。

关节弹响

肌筋膜疼痛及功能紊乱的患者在开闭口时在相应区域有可触及或闻及的关节弹响。

关节内紊乱的患者有关节弹响或可能出现关节铰锁。

骨关节炎和骨关节病的患者都有关节摩擦音。

下颌动度异常

下颌最大张开 42 至 55 mm。[2]活动可以减少到<35 mm。

患者在最大张口度时可出现下颌偏斜,并可出现牙齿锁颌或者咬合不适。

咀嚼肌压痛

肌肉在触诊和最大张口时疼痛。

其他诊断因素

抑郁或焦虑

精神心理问题可能与一些病例有关,但是尚无足够证据支持精神因素为该病诱因。

头痛、背部疼痛、耳痛或颈痛

应寻找头痛、颈痛、耳痛或背部疼痛的病史。

危险因素

女性

由于这种疾病在女性中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研究者们提出了雌激素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病。[1][3]

研究表明人类膝关节雌激素受体和滑液中雌二醇水平与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相关联。[6]

其他一些研究表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男性和女性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均较高。[7]

一项研究表明循环内雌二醇的含量与关节疼痛程度呈反比。[6]

总之,这些研究还不足以证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20-40岁

大多数患者的年龄在20到40岁之间。

抑郁,焦虑或紧张

抑郁可能是一种危险因素。[3]通常与慢性疼痛性综合征有关。[8]一项研究发现,严重抑郁症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病风险比非抑郁症患者更高。[3]焦虑和紧张也常被认为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关。[2][8]

一些研究主张在治疗中应考虑到精神心理因素。[1][9]

精神心理问题可能与某些病例有关,但是支持精神因素作为病因的证据还不足。[3]

错颌

不同类型的错颌畸形被认为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1][2]

调颌(调磨牙齿结构)以纠正错颌畸形在过去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常见方式。但这种方式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并没有改善。[10][1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不建议以调颌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无证据表明错颌畸形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之间存在联系。[12][13]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