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二尖瓣狭窄是左室流入道的机械梗阻。 因此,有效治疗依赖于经皮球囊瓣膜成型术、外科二尖瓣修补术或瓣膜置换术的机械性解决方案。 对于症状严重且不能从单纯药物治疗获益的患者应给予有效治疗,对于无症状但病变严重的患者也可以考虑。

进展性病变(压力阶差<5mmHg,瓣口面积>1.5cm^2)

病变严重程度较低的患者不能从机械治疗中获益,因为此治疗不会明显增加已经相对较足够的瓣口面积。

严重的无症状病变(压力阶差>5mmHg,瓣口面积<1.5cm^2)

病变严重的无症状患者通常无需治疗。对于病变极其严重(瓣膜面积<1.0 cm^2)的患者,当瓣膜形态适合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时,或者当心房颤动造成影响时,可以考虑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在决定是否行球囊瓣膜成形术时,还应考虑肺动脉高压。

严重的症状性病变(压力阶差>5mmHg,瓣口面积<1.5cm^2)

利尿剂可减轻左房压,缓解轻度症状。 但是,严重病变的患者不能从单纯药物治疗中获益,解除机械性梗阻通常是解决症状和肺高压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

当瓣膜解剖适于行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时,应作为治疗的选择。[23][24][25]

按严重程度评分 1 到 4 对瓣膜的活动度、钙化、瓣叶增厚、瓣膜下结构变形进行分级。[22] 通常认为瓣膜病变积分<9是行球囊瓣膜成型术的最佳状态。

瓣膜积分高的患者,外科手术打开瓣膜进行修补(接合部成型术)是可能的。 但是,更常行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狭窄患者通常相对年轻。 这使瓣膜置换的选择变得复杂,因为生物瓣可能会退化需在几年内重复置换。 机械瓣耐用可终身使用,然而会形成血栓。 为预防血栓栓塞使用抗凝剂而导致的出血并发症发病率约为每年 2%。[26] 从每种选择的不利方面来看,患者的意愿在选择置换瓣膜类型时起主要作用。

多合并症使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风险增高,因此在这些患者,即使瓣膜解剖不太适合、瓣膜病变积分高,球囊瓣膜成型术也可能使病情缓解。

妊娠

孕妇伴二尖瓣狭窄可能会在中期妊娠出现症状,此时心输出量需增加约70%。

一项系统评价发现缺乏有关妊娠期瓣膜性心脏病各种治疗方法有效性的证据。[27] 利尿剂可用于控制轻度症状。 如果症状加重并有心衰会威胁母亲和/或胎儿的生命,可安全进行瓣膜球囊成形术。[28]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