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全血细胞减少可能是由于骨髓产生减少、骨髓衰竭、造血克隆疾病、非免疫介导的血细胞破坏或滞留增多以及免疫介导的血细胞破坏。全血细胞减少病因表。缩写词: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全血细胞减少病因表。缩写词: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由 Jeff K. Davies 收集 [Citation ends].

骨髓产生减少

出生后,骨髓是产生 RBC、WBC 和未成熟血小板的部位。细胞一旦生成即释放入外周循环。要完成此过程,必须有充足的造血干细胞活性以及功能正常的骨髓基质环境。此外,骨髓的高增殖率需要适当的营养状况,特别是维生素 B12 和叶酸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 化疗是导致短暂性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尽管不难诊断,大多数通常在 1-2 周缓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患有已知或未知的增殖性缺陷或特定的遗传药理学疾病,这使得他们更易患上更严重、更长时间的全血细胞减少症。一些治疗方案与显著较长时间的全血细胞减少相关。所有年龄组短暂性血细胞减少的最常见原因是细胞毒性化疗和放疗。

  •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巨幼细胞贫血造成大细胞性贫血,而无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但是严重的巨幼细胞贫血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巨幼细胞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维生素 B12 缺乏〔例如恶性贫血:这是一种自身抗体干扰内因子(胃肠道内吸收维生素 B12 所必须的因子)功能的自身免疫性病理性疾病〕。B12 缺乏较少见于饮食缺乏(素食主义者)或肠吸收不良。

  • 叶酸缺乏几乎总是由于饮食导致,也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 骨髓浸润是全血细胞减少的一个常见原因,通常由恶性疾病引起。在一般情况下,浸润呈蜂窝状,可能为血液系统来源(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或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例如乳腺、肺、肾、前列腺和甲状腺)。儿童全血细胞减少可由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尤因肉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引起。

  • 溶酶体贮积症(如戈谢病)可浸润骨髓,导致全血细胞减少。浸润可能主要为网状纤维化,其也与恶性疾病有关。除骨髓浸润外,戈谢病患者还可能有巨脾和脾功能亢进。

  • 全血细胞减少较罕见原因为骨髓产生血细胞较少,包括神经性厌食、免疫抑制患者的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和重金属中毒(例如砷)。[1]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 HIV)〕也与(见下文)继发的全血细胞减少相关,例如有特定易感个体的细小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镰状细胞贫血患者)。

克隆性造血疾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ia Syndrome, MDS) 是一种获得性造血细胞克隆疾病,其特征为无效的、病态的造血,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进展倾向。骨髓可以是高增生性细胞或低增生性。这两种情况下通常都有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除了骨髓内血小板产生减少或不足,MDS患者有时存在免疫介导的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机制。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aroxysmal Nocturnal Haemoglobinuria, PNH) 是一种罕见的(一般人群每百万人口 1-2 例)获得性造血细胞克隆疾病,由 X 连锁磷脂酰肌醇糖苷 A 基因体细胞突变所致的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表达缺陷引起。[2]PNH 的临床特征是血管内溶血和血栓形成,常进展为全血细胞减少(可能由继发于造血干细胞获得性缺陷的骨髓产生血细胞减少与细胞破坏两种因素造成)。PNH 患者与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Idiopathic Aplastic Anaemia, IAA) 之间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存在重叠。

骨髓衰竭

先天性和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 (Inherited Bone Marrow Failure Syndromes, IBMFS) 最常见于儿童期,但是由于对该病的认识和更好的检测方法,成人诊断病例不断增加。

  • Fanconi 贫血主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已有关于罕见 X-连锁遗传的记录),该病由于多种蛋白质功能失调而导致造血能力下降和 BMF。[3]另外,范可尼贫血特征多样,可表现为身材矮小,色素沉着过多,骨骼异常,实体瘤和白血病发病率增加以及对 DNA 损伤剂的细胞敏感性增加。[4][5]

  • 先天性角化不良 (Dyskeratosis congenita, DC) 由端粒完整性受损所致的细胞自我更新和再生功能丧失引起。[6]可以在约 50% 有经典 DC 临床表现的患者中检测到与端粒生物学相关的基因突变。[7][8] 经典 DC 定义为指甲营养不良,黏膜白斑和皮肤色素沉着病变,所有上述表现的严重程度范围从几乎不表现到严重。其他异常包括 BMF,过早秃顶,头发灰白,尿道狭窄,泪液产生过多和肺纤维化。[9]

  • IAA 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疾病(一般人群中每百万人口 2-6 例)。IAA 的诊断需要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增生减低,无浸润或纤维化。[10]因此 IAA 为排除性诊断,必须与先天性和遗传性 BMFS 仔细鉴别。[11]一些患者有病毒感染、肝炎或药物暴露既往史。严重 IAA(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更明显)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 其他罕见的遗传性单血细胞减少症(例如 Diamond-Blackfan 贫血 (Diamond-Blackfan anaemia, DBA)、Shwachman-Diamond 综合征 (Shwachman-Diamond syndrome, SDS) 和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征 (amegakaryocytic thrombocytopenia, AMT))可能进展为全血细胞减少症。

破坏或瘀滞增多

大多数情况下,脾内血细胞瘀滞增多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常伴随着骨髓造血旺盛。脾功能亢进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情况包括:

  • 酒精性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肝病(伴相关门静脉高压症)。

  • 骨髓增殖性疾病(例如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可出现巨脾,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尽管骨髓内产生足够的血细胞)。这些情况极少发生于儿童。

  • 导致脾功能亢进的急性和慢性感染(如布鲁菌病和内脏利什曼病)。考虑到接触史和居留史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特征为骨髓和其他器官内巨噬细胞或组织细胞活性增加。肝脾大是常见的临床特征。噬血综合征可分类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占该病临床体征主导地位,如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或继发性对全身状况的反应,有多种其他临床特征,(例如 T 细胞淋巴瘤)。

免疫介导的血细胞破坏

当针对药物的抗体与造血细胞发生交叉反应时,导致药物诱发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这种情况最常与奎宁、磺胺类和利福平相关。

可以在高达 20% 的 Evans 综合征患者观察到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的经典组合),儿童比成人常见。[12]

自身免疫性淋巴增生综合征 (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 ALPS) 是一种由免疫应答调控中的抑制细胞凋亡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已有轻型病例报告,提示发病率被显著低估。ALPS 通常为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结和脾)和自身免疫,最常累及髓系细胞(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13]尽管其他靶细胞较少累及(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

合并全血细胞减少

很多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与骨髓造血活性降低和血细胞破坏或瘀滞增加的双重作用有关。包括:

  • 结缔组织疾病(最常见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 急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 分枝杆菌感染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HIV 也与继发于血细胞产生不足的全血细胞减少相关

  • Felty 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脾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也可能与全血细胞减少相关。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