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舍曲林 : 成人:初始口服 5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剂量 200 mg/天
或
西酞普兰 : 成人:初始口服 2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40 mg/天
或
氟西汀 : 8-17 岁儿童:初始口服 1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剂量 20 mg/天;成人:初始口服 2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80 mg/天
或
艾司西酞普兰 : ≥12 岁的儿童和成人:起始剂量 10 mg,口服,每日一次,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20 mg;如对该适应证曾经使用过更高的剂量,请咨询专科医生以获得指导
或
丁胺苯丙酮 : 成人:初始口服 150 mg,每日一次(缓释剂或长效缓释剂 ),根据效果 增加剂量,最大 400 mg/天,分 2 次给药
或
度洛西汀 : 成人:初始口服 3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120 mg/天
或
文拉法辛 : 成人:口服 37.5 mg(缓释剂),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375 mg/天
或
去甲文拉法辛 : 成人:口服,每日一次,每次 50 mg,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100 mg/天
或
沃泰西汀 : 成人:初始口服 1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20 mg/天
或
维拉佐酮 : 成人:初始口服 1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40 mg/天
或
左旋米那普仑 : 成人:初始口服 2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120 mg/天
丙咪嗪 : 成人:最初 25-75 mg,每日一次,睡前口服,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300 mg/天
或
米氮平 : 成人:初始口服 15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60 mg/天
或
帕罗西汀 : 成人:初始口服 10 mg(速释剂),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50 mg/天;初始口服 12.5 mg(控释剂),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75 mg/天
药物治疗是一线治疗方案。Meta 分析显示,对于持续性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比心理治疗更有效。[28][71][72][73]对于出现身体疾病并发抑郁的个体患者,已证实药物治疗并不比安慰剂更有效。[74]
抗抑郁药的选择跟其他类型抑郁的选药相同。尚没有充分的证据推荐用第二代抗抑郁药替代其他抗抑郁药。[75][76]可使用通常的成人剂量来治疗持续性抑郁症患者,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更高的剂量水平。[76]
通常,首先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如果第一线药物不耐受或无效,换成其他类型的药物可能会有效,例如,安非他酮(缓释型或长效缓释型)[50]或五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后续的选项包括联合药物治疗。
治疗的关键是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给予相对较高的剂量(相对抑郁的急性发作治疗而言)。
关于儿童患者治疗的数据有限,但要注意使用抗抑郁药与年轻患者自杀观念会增强这一常规警告事项。[64][65]一项关于儿童和青少年重性抑郁或心境恶劣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维持治疗的综述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尽管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限,积极的药物治疗能降低复发率。[85]应密切监测年轻患者的行为改变和/或自杀观念的出现。应让家属意识到此类改变可能会在治疗期间发生,如有必要应联系处方医生。在某些国家/地区,氟西汀获批用于治疗儿童抑郁(适用于 8 岁和 8 岁以上儿童)。 [ ]
大多数持续性抑郁症患者会共患其他精神疾病,例如,焦虑障碍和物质滥用。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酒精误用,非 SSRI(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例如,三环抗抑郁剂 (TCA) 和奈法唑酮,可能比 SSRI 抗抑郁药更有效。[66]
如果患者出现显著的失眠,与使用可引起更严重失眠的抗抑郁药相比,使用镇静性抗抑郁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某些持续性抑郁症患者会共患注意缺陷障碍,可能会从辅助兴奋性药物中获益。
很多持续性抑郁症患者共患躯体疾病,例如,心血管病。研究显示,抗抑郁药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在联合医疗中对心脏死亡率的影响喜忧参半。[37][38][39]一项针对初级医疗机构中 60 岁及以上抑郁患者(其中 87% 为慢性抑郁)的研究显示在临床心血管病发病之前采用联合治疗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即8 年随访期间重大心血管事件更少。[40]
对于重性抑郁症或心境恶劣的大麻使用者,文拉法辛会导致大麻使用量增加,并且与安慰剂相比,文拉法辛并没有改善抑郁症状。[68]重性抑郁或心境恶劣的可卡因使用者,使用文拉法辛治疗并未能改善情绪或可卡因使用结局。[69]
对于出现工作功能受损的患者,以工作为导向的干预(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医疗管理和结构化电话交流)可为减少工作缺勤提供额外益处。[84]
在纤维肌痛共病的患者中,普瑞巴林可为缓解疼痛以及情绪和焦虑症状提供益处。[70]
对认知行为疗法 (CBT)、证据 B人际关系疗法 (IPT) 证据 B和认知行为心理分析系统 (CBASP) 进行了研究,并证实它们对持续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效。其他心理治疗可能是有益或无益的,但并没有在持续性抑郁症患者中进行专门的研究。
一份对多项系统评价的综述研究了重性抑郁的多种不同药物与非药物疗法,发现在非药物治疗方案中,与第二代抗抑郁药(例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选择性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相比,CBT 具有最有力度的证据。[41]虽然这份综述排除了心境恶劣的患者,但是综述中的一些研究应该纳入双重抑郁患者。因此,针对持续性抑郁症选择非药物方案是合理的,当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时,尝试对持续性抑郁症患者使用 CBT 作为首选方案可能有用。[75]
相对于急性抑郁的治疗,使用 CBT 治疗持续性抑郁症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在一项研究中显示,CBT 不如氟西汀有效。[42]
一项小型研究显示,与静止项目对照组相比,包括锻炼、运动策略和感官意识程序在内的躯体心理治疗可改善慢性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83]
大多数持续性抑郁症患者会共患其他精神疾病,例如,焦虑障碍和物质滥用。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酒精滥用,非 SSRI(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例如,三环抗抑郁剂 (TCA) 和奈法唑酮,可能比 SSRI 抗抑郁药更有效。[66]
如果患者出现显著的失眠,与使用可引起更严重失眠的抗抑郁药相比,使用镇静性抗抑郁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某些持续性抑郁症患者会共患注意缺陷障碍,可能会从辅助兴奋性药物中获益。
很多持续性抑郁症患者共患躯体疾病,例如,心血管病。研究显示,抗抑郁药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在联合医疗中对心脏死亡率的影响喜忧参半。[37][38][39]一项针对初级医疗机构中 60 岁及以上抑郁患者(其中 87% 为慢性抑郁)的研究显示在临床心血管病发病之前采用联合治疗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即8 年随访期间重大心血管事件更少。[40]
对于重性抑郁症或心境恶劣的大麻使用者,文拉法辛会导致大麻使用量增加,并且与安慰剂相比,文拉法辛并没有改善抑郁症状。[68]重性抑郁或心境恶劣的可卡因使用者,使用文拉法辛治疗并未能改善情绪或可卡因使用结局。[69]
对于出现工作功能受损的患者,以工作为导向的干预(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医疗管理和结构化电话交流)可为减少工作缺勤提供额外益处。[84]
在纤维肌痛共病的患者中,普瑞巴林可为缓解疼痛以及情绪和焦虑症状提供益处。[70]
舍曲林 : 成人:初始口服 5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剂量 200 mg/天
或
西酞普兰 : 成人:初始口服 2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40 mg/天
或
氟西汀 : 8-17 岁儿童:初始口服 1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剂量 20 mg/天;成人:初始口服 2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80 mg/天
或
艾司西酞普兰 : ≥12 岁的儿童和成人:起始剂量 10 mg,口服,每日一次,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20 mg,如对该适应证曾经使用过更高的剂量,请咨询专科医生以获得指导
或
丁胺苯丙酮 : 成人:初始口服 150 mg,每日一次(缓释剂或长效缓释剂 ),根据效果 增加剂量,最大 400 mg/天,分 2 次给药
或
度洛西汀 : 成人:初始口服 3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120 mg/天
或
文拉法辛 : 成人:初始口服 37.5 mg(缓释剂),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375 mg/天
或
去甲文拉法辛 : 成人:初始口服 5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100 mg/天
或
沃泰西汀 : 成人:初始口服 1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20 mg/天
或
维拉佐酮 : 成人:初始口服 1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40 mg/天
或
左旋米那普仑 : 成人:初始口服 20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120 mg/天
-- 和 --
心理治疗
丙咪嗪 : 成人:最初 25-75 mg,每日一次,睡前口服,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300 mg/天
或
米氮平 : 成人:初始口服 15 mg,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60 mg/天
或
帕罗西汀 : 成人:初始口服 10 mg(速释剂),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50 mg/天;初始口服 12.5 mg(控释剂),每日一次,根据效果增加剂量,最大 75 mg/天
-- 和 --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合是一种替代性一线治疗。
相对于急性抑郁患者,慢性抑郁症患者需要更长的治疗期、更多的心理治疗和/或更高剂量的抗抑郁药治疗。[27]
仅有一项研究证实了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合的效果。该项研究是在慢性重性抑郁症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在急性期(12 周)采用心理治疗(认知行为心理分析系统 [CBASP])联合抗抑郁药(例如,奈法唑酮)比单用心理治疗或单用药物治疗有更好结果。[27]
抗抑郁药的选择跟其他类型抑郁的选药相同。可用成人的常规剂量来治疗持续性抑郁症患者,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更高的剂量。
关于儿童患者治疗的数据有限,但要注意使用抗抑郁药与年轻患者自杀观念会增强这一常规警告事项。[64][65]一项关于儿童和青少年重性抑郁或心境恶劣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维持治疗的综述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尽管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限,积极的药物治疗能降低复发率。[85]应密切监测年轻患者的行为改变和/或自杀观念的出现。应让家属意识到此类改变可能会在治疗期间发生,如有必要应联系处方医生。在某些国家/地区,氟西汀获批用于治疗儿童抑郁(适用于 8 岁和 8 岁以上儿童)。 [ ]
一项小型研究显示,与静止项目对照组相比,包括锻炼、运动策略和感官意识程序在内的躯体心理治疗可改善慢性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83]
大多数持续性抑郁症患者会共患其他精神疾病,例如,焦虑障碍和物质滥用。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酒精滥用,非 SSRI(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例如,三环抗抑郁剂 (TCA) 和奈法唑酮,可能比 SSRI 抗抑郁药更有效。[66]
如果患者出现显著的失眠,与使用可引起更严重失眠的抗抑郁药相比,使用镇静性抗抑郁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某些持续性抑郁症患者会共患注意缺陷障碍,可能会从辅助兴奋性药物中获益。
很多持续性抑郁症患者共患躯体疾病,例如,心血管病。研究显示,抗抑郁药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在联合医疗中对心脏死亡率的影响喜忧参半。[37][38][39]一项针对初级医疗机构中 60 岁及以上抑郁患者(其中 87% 为慢性抑郁)的研究显示在临床心血管病发病之前采用联合治疗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即8 年随访期间重大心血管事件更少。[40]
对于重性抑郁症或心境恶劣的大麻使用者,文拉法辛会导致大麻使用量增加,并且与安慰剂相比,文拉法辛并没有改善抑郁症状。[68]重性抑郁或心境恶劣的可卡因使用者,使用文拉法辛治疗并未能改善情绪或可卡因使用结局。[69]
对于出现工作功能受损的患者,以工作为导向的干预(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医疗管理和结构化电话交流)可为减少工作缺勤提供额外益处。[84]
在纤维肌痛共病的患者中,普瑞巴林可为缓解疼痛以及情绪和焦虑症状提供益处。[70]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