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衣原体是已在宿主细胞内建立独特生存环境的专性细胞内病原体。它可以在几乎所有系统进化层面的动物物种中引起各种疾病。每个肺炎衣原体都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包含形态不同的感染型和生殖型。[3]
感染后,被称为原体的感染颗粒附着于宿主细胞上,并通过不依赖于微管系统的内吞作用被摄入细胞内。在宿主细胞内部,原体仍位于膜包绕的吞噬体中。吞噬体不会与宿主细胞溶酶体融合。然后,原体分化成复制型,即进行二分裂的网状体。约 36 小时后,网状体重新分化回原体。在感染后约 48 小时,可能会通过细胞溶解或胞吐作用或整个包涵体的挤出过程进行释放,而宿主细胞完好地保存下来。体外研究显示,在采用诸如γ干扰素的某些细胞因子治疗、抗生素治疗或限制某些营养后,肺炎衣原体可能会进入持续感染状态。在持续感染状态时,代谢活动降低。[3]能导致持续感染(通常是亚临床感染)是此类微生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肺炎衣原体的培养需要在组织培养中进行分离。由于生命周期较长,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治疗需要采用多剂量治疗方案。但是,约 20% 的患者在呼吸道感染治疗后该微生物会持续存在感染。
已从包括马、树袋熊以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在内的非人物种中分离出肺炎衣原体,但尚不清楚此类感染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7]传播方式尚未确定,但可能涉及感染呼吸道的分泌物。在一次实验室事故中,描述了通过气溶胶飞沫获得感染的情形。[8]肺炎衣原体可在工作台面上持续存活 30 个小时,并可在小颗粒雾化中存活。[9]
衣原体目
衣原体科
衣原体属
肺炎衣原体种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