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治疗具有关节特异性。

治疗中使用的术语定义

  • 稳定型病变:稳定型病变是指保持其骨软骨下稳定性且仍然位于软骨床内的病变。其关节软骨可能完整或不完整。患者通常否认粘滞感或关节交锁等力学症状。患者可能有或没有渗出复发。

  • 不稳定病变:病变的软骨下稳定性丧失。病变可能仍位于或不位于原来的软骨床内。可能出现机械性症状(包括粘滞感、关节交锁、渗出复发)。病变稳定性常常用磁共振成像 (MRI) 进行评估。

  • 骨骼不成熟:生长仍然是开放性的或未融合。

  • 骨骼成熟:生长板已融合。

  • 保守/非手术治疗失败:尝试非手术治疗至少 6 周后症状仍持续。

  • 保守治疗延长:至少 6 周,可能涉及以下情况的保守治疗:

    • 对止痛点进行活动改变。对很多现役运动员来说,停止竞技运动可缓解症状。

    • 如果患者单独步行感到持续不适,则应为患者提供拐杖保护承重。

    • 可用石膏或膝关节固定器进行短期制动,但短期制动的作用尚不明确。应避免长期制动。[3]

    •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疼痛,但症状缓解可能干扰对疾病进展的监测,所以应审慎使用。

  • 力线不良:承重线(力学轴线)穿过内侧间室或外侧间室的极端。穿过受累间室的承重线可能抑制愈合或加重症状。

  • 可复位:病变完整且足够大,可放回软骨床中且固定在原位。

  • 不可复位:病变因破碎或骨质溶解无法放回原来的软骨床中,或者因为病变不够大,无法固定。

  • 异体骨软骨移植:当前挽救全层缺损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涉及从同种异体移植物试样中取一个匹配的软骨栓子来替换全层缺损。

  •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主要操作为进行软骨活检以获取自体软骨细胞。然后对获取的自体软骨细胞进行培养。在二次手术中,将培养的自体软骨细胞植入覆盖骨软骨缺损的骨膜瓣下面。

膝关节

1. 病变稳定

患者骨骼不成熟

  • 初始治疗包括活动改变调整活动度、短期固定以及 NSAID 对症治疗。

  • 证据显示较大 (288.0 ± 102.6 mm²) 但稳定的病变在进行 6 个月保守治疗后的治愈可能性更小。[35] 逻辑回归模型可根据患者年龄、正常化病变大小(相对于股骨髁)以及主要症状(无力感、肿胀、关节交锁或粘滞感)预测愈合情况

  • 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治疗 6 个月后症状持续无改善)或病变变得不稳定,则建议进行手术。[36]对病变钻孔后,剥脱性骨软骨炎病变完全消除(愈合)[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对病变钻孔后,剥脱性骨软骨炎病变完全消除(愈合)由医学博士 H. Chambers 提供 [Citation ends].已愈合的剥脱性骨软骨炎[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已愈合的剥脱性骨软骨炎由医学博士 H. Chambers 提供 [Citation ends].已愈合的剥脱性骨软骨炎[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已愈合的剥脱性骨软骨炎由医学博士 H. Chambers 提供 [Citation ends].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MRI) 显示正在愈合[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MRI) 显示正在愈合由医学博士 H. Chambers 提供 [Citation ends].

  • 如果存在力线不良,则考虑截骨术或采用引导性生长。

患者骨骼生长成熟

  • 需要活动改变调整活动度、短期固定以及 NSAID 对症治疗。 如果存在力线不良,则考虑截骨术。

  • 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或病变变得不稳定,则推荐进行手术。

  • 注:成人剥脱性骨软骨炎病变不稳定的倾向更大,且通常发生在不间断的进展性临床病程之后。大多数成人剥脱性骨软骨炎病变需要外科干预。但是,如果成人患者病变稳定,则非手术治疗应为一线治疗。

2. 病变不稳定或保守治疗失败:适合进行关节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如下操作。

  • 如果病变稳定,但保守治疗失败,则进行反式软骨钻孔。

  • 如果病变不稳定但可复位,则进行固定。

  • 聚乙烯 96L/4D-交酯共聚物生物可吸收移植物似乎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青少年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不稳定型病变。此外,不可吸收的螺丝、销、螺钉也已显示有效。

  • 如果病变不稳定且有碎片或骨质溶解,则用骨移植增加物进行固定。 如果病变可复位但软骨下支撑缺失,则进行碎片切除。 如果病变破碎或不可复位,则使用挽救技术。

  • 如果病变不稳定且存在软骨损伤,则需要进行碎片切除和软骨细胞移植、微骨折术、骨软骨移植或合成移植。 每种技术都有优点和缺点。 研究尚未显示何种挽救技术的结果最佳。

肘关节

治疗方式取决于病变的稳定性,病变的稳定性可通过临床病史、体格检查、MRI 和骨扫描进行确定。[5] 无粘滞感或关节交锁等力学症状且无渗出,则表明病变稳定。

1. 病变稳定,关节软骨完整且软骨下碎片位于原位

  • 初始治疗为保守治疗。应持续 3 至 6 周不进行体育运动和其他加重病情的活动,直至症状消退。部分作者推荐使用铰接式肘部夹板进行保护。一旦症状减轻,就立即开始物理治疗。治疗开始后 3 至 6 个月时,可以开始不受限制的体育活动。[7]

2. 采用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持续,仍存在关节内游离体或不稳定性迹象(包括完整软骨遭到破坏或分离)

  • 这些患者需要手术治疗。[37] 唯一得到广泛认可的治疗包括关节镜切除关节内游离体。如果存在大碎片,则可能需要实施开放性关节切开术。

  • 有关通过软骨下钻孔或磨削软骨成形术切除不稳定碎片与用或不用骨移植尝试固定该部分的争论仍在继续。[7]

3. 挽救技术

  • 挽救操作的作用尚未被明确。挽救技术包括楔形截骨术、骨软骨移植、骨膜移植、软骨膜移植以及关节软骨同种异体移植物移植。

踝关节(包括距骨)

对于无症状性病变,少症状性病变以及关节面完整的稳定病变,推荐进行保守治疗:

  • 初始治疗包括活动改变、短期制动以及对关节面完整的稳定病变的承重保护方案。NSAID 用于对症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失败且存在关节内游离体或病变变得不稳定,则推荐进行手术。

手术治疗选项包括:

  • 清创术和骨髓刺激(微骨折术、磨削关节成形术、钻孔)。距骨内侧骨软骨病变[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距骨内侧骨软骨病变由医学博士 H. Chambers 提供 [Citation ends].对病变钻孔后愈合[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对病变钻孔后愈合由医学博士 H. Chambers 提供 [Citation ends].

  • 将病变固定至踝关节穹隆(逆行钻孔、内部固定、骨移植)。

  • 刺激透明软骨的形成(自体软骨细胞移植、骨软骨同种异体移植或自体移植)。[38] 每种技术都有优缺点。研究尚未显示何种挽救技术的结局最佳。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