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排出硬便可能会促发肛门裂。但是,仅有小部分患者在出现症状时有便秘情况。排出松软便的时候可能开始出现肛裂,或在无明显诱因时,也可能自行出现肛裂。阿片类止痛药会引起便秘,从而增加肛裂的发生率。

传统认为,硬便会从胶原层撕裂肛周皮肤(齿状线上)引起肛裂,其他病因包括肛门前中线和后中线肛周皮肤局部缺血以及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缺乏。[5][6]

病理生理学

肛裂可能是一种局部缺血性溃疡。[5][7]通过尸体解剖研究肛门的血液供应,结果显示,肛管后中线的血液循环较差,并且 90% 以上的肛裂发生在后中线。[8][9]肛门内括约肌痉挛进一步减少了血液供应。当排出会撕裂肝门皮肤的硬便时,则无足够的血液供应来愈合撕裂的皮肤。另外,后中线的皮肤也会撕裂,并且有更多微创伤,无法愈合。

所有治疗旨在减少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增加局部血流,减轻症状,愈合撕裂口。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可能是由局部一氧化氮合成酶缺乏导致的,经证明,应用有机硝酸膏会有效降低肛门静息压,改善排便痛,愈合率为 50% 至 67%。[10][11]其他降低肛门静息压的制剂例如钙通道阻滞剂和肉毒杆菌毒素,也显示相似的结果。[11]通过手术切开肛门内括约肌是一种降低肛门静息压的有效手段。

分类

时帧

急性:远端肛管处的皮肤撕裂。[2]许多急性肛裂在 1 周或 2 周后会自行愈合,这是肛裂的自然病程,通常不需要医疗干预。但是,也有相当比例的急性肛裂不会自行愈合,迁延为慢性肛裂。

慢性:肛裂持续 6 周以上者,经常具有其他形态特征,例如边缘硬化、皮赘、在其基底可见内部肛门括约肌纤维。[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