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当患者表现眼痛、眼红、畏光、分泌物多或视力下降时应怀疑角膜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角膜损伤后可确诊。感染是角膜炎的常见病因,应当在所有病例中予以排除。

病史

病史的重要部分应包括症状的性质和持续时间,既往眼外伤史、既往全身疾病史和既往眼病史。询问既往眼部手术史、干眼、眼睑功能不良、倒睫、眼周皮肤损害和免疫状态也很重要。对于全身及眼部用药史,特别是局部糖皮质激素和局麻药使用的完整记录应被列出。对于接触镜配戴者,应明确接触镜保养方式及配戴模式。

体格检查

首先应检查每只眼的视力,最好应用 Snellen 视力表。之后评估瞳孔功能,观察是否存在传入性瞳孔障碍。继而,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患侧及健侧眼。准确记录并描述角膜上皮性状、基质浸润、间质性角膜炎或角膜内皮炎尤为重要。角膜荧光素染色后角膜上皮缺损清晰可见。角膜病变需要从大小和病变部位进行描述。是否存在眼睑水肿、分泌物、结膜充血、角膜新生血管、角膜薄变、陈旧性角膜瘢痕、巩膜炎、虹膜炎和前房积脓均应被记录。如排除眼球穿孔可能后,应测量眼压。如果初级保健医师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眼球穿孔时,应由眼科医生决定是否测量眼压。最后,应检查眼底。如果已确诊角膜感染,应转诊至眼科医生以便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除上述病史之外,应进行彻底的系统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着重记住的是,角膜表现可能为系统性疾病的早期表现,高达 25% 患者曾发生周边溃疡性角膜炎。[17]

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可确定系统性感染或提示免疫障碍。当临床表现提示为罕见感染时,例如微孢子虫病,应进行艾滋病毒血清学检查。

角膜刮片

眼科医生应用无菌小铲或刀片对角膜溃疡进行刮片,并将标本送微生物涂片和培养。

转诊至眼科医生

角膜感染最好由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处理。虽然初级保健医师应进行初步的问诊,检查视力,条件允许时还可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但是仍推荐转诊至眼科医生以便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