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研究中对于产后抑郁症的不同定义导致难以得到预后信息。结局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性质。产后抑郁症发作平均持续3到6个月,但一些妇女在1年中持续处于抑郁状态。[1]

未来发作的风险

应根据患者个体提供关于未来风险的建议。[1]发作过一次产后抑郁症的妇女有今后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41%比18%)较高,但患非产后抑郁症的风险较低(38%比62%)。[80]

明确的心理社会困境与产后抑郁症轻到中度关联,随后抑郁发作的风险取决于困境的持续。[1]若困境是一个单独的生活事件,如关系破裂并已得到解决,则未来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可能较低。然而,在此种情境下未来发作的风险不仅取决于生活事件本身,也取决于患者各种具体的心理和生理因素。[1]

早发性抑郁(产后6~8周内)、重度抑郁、具有双相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提示存在特定的产后诱发因素,后续的产后发作风险在这些患者可能升高。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展

一项前瞻性研究旨在发现产后发生的何种程度的精神障碍可作为提示潜在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表现,该研究用15年随访了120 378例首次住院或门诊治疗的任意一种精神障碍(不包括双相情感障碍)的女性患者,以评估继续就诊者是否在最初应诊断双相情感障碍。[9]在产后第1个月第1次就诊精神科的妇女中,约14%在未来15年内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此比例在第1次精神科就诊与分娩无关的妇女中仅为4%。此外,产后0~14d内发作的精神病性症状对随后向双相情感障碍转化有预测价值(相对危险度=4.26;95%CI=3.11~5.85)。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