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成功治疗取决于:

  • 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 潜在的免疫缺陷的恢复。

在使用早期诊断工具(例如:高清 CT 扫描、真菌生物标志物)的情况下,治疗有前景。此外,抗真菌药物(例如伏立康唑)比两性霉素 B 有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2]

死亡风险

以下因素被报道可增加侵袭性曲霉菌病 (IA) 的死亡风险: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中性粒细胞减少;巨细胞病毒血清阳性;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长期免疫抑制;播散性 IA;出现胸腔积液且单核细胞计数<120 个细胞/mm^3

  • 在心、肺、肝和肾移植后:高度免疫抑制;肾衰竭;术后风暴;细菌感染复发;老年。[1]

曲霉菌球患者如果出现严重咯血而不进行治疗,通常有致命性。对于有潜在严重疾病、胸部 X 线检查显示病灶增大或数量增加、免疫抑制以及曲霉菌属特异性 IgG 滴度增加的患者,其死亡风险增加。[110]

复发

在对患者进行成功治疗后,曲霉菌属可保持处于静止/休眠状态直至免疫抑制重新启动。对于那些先前有曲霉菌病病史且接受骨髓抑制化疗的患者,其复发风险为 20%。对于有先前曲霉菌病史的干细胞受者,在有免疫抑制治疗再引入或增加的情况下,感染可能会再次复发。应对这类患者合理使用伏立康唑进行二级预防。[11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