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脏骤停预后一般较差。
尽管突发心脏骤停的治疗应用在发展,心脏骤停发生率在降低,灌注心律恢复的成功率仍然很低。有很多影响因素与预后不良有关,包括骤停恢复时间、CPR持续时间或者预先存在脑血管意外或肾功能不全。[77]此外,诊断的初始节律影响预后,如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患者幸存率最高,紧接着是无脉性电活动患者,接下来是心跳停搏患者。
即使是那些活到入院的患者并不总是存活至出院。进一步,那些存活至出院的患者经常有神经系统、肺、心、肝、肾或肌肉骨骼并发症。
最为重要的是,心脏骤停昏迷幸存者的神经系统预后必须仔细评估。以下特征预示着死亡或神经预后差的结果:24小时丧失角膜反射,缺乏运动反应,疼痛时无闪避和无瞳孔反应;72小时丧失运动反应。[78]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