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标准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心律协会对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的分类[4]

心房扑动是一种大折返房性心动过速,有固定的 P 波/扑动形态,心房率通常>250 次/分。 它与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不同,后者有离散的 P 波,其间有干预性等电位节段。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在机制上是由于微折返或自律性增加导致,心房率一般在 100-250 次/分的范围内。

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典型心房扑动):

  • 逆时针心房扑动伴有心电图扑动波,特征为:

    • 在导联 II、III、aVF 中为负向波

    • 在 V1 导联中为正向波。

  • 顺时针心房扑动(与典型心房扑动相反)伴有心电图扑动波,特征为:

    • 在 II、III、aVF 导联中为正向波

    • 在 V1 导联中为负向波。

非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非典型心房扑动):

  • 不依赖于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传导的折返

  • 折返环一般局限于既往心脏手术、消融或特发性原因所致的心房瘢痕

  • 位置决定了消融方法和风险

  • 可能存在多个折返位点

  • 左心房和右心房内都可发生。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