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β 受体阻滞剂相关的反应性气道疾病加重 |
短期 | 中 |
β 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 这些药物应当避免用于已知有哮喘或有显著喘息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 |
||
心肌缺血 |
短期 | 低 |
不良心室率的控制可导致需求量增加性缺血。 |
||
急性脑卒中 |
短期 | 低 |
阵发性至持续性心房扑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因素,比如左心房扩张、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高龄。 有关急性心房扑动患者发生急性栓塞性脑卒中的治疗存在争议。 在这类病例中进行抗凝治疗可能会导致出血性卒中。 强烈推荐咨询专家(神经科)。 通过血管内装置来中断血栓进展的新方法正在研究中。 |
||
药物相关心动过缓 |
存在差异 | 高 |
继发于 β 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房室结传导阻滞作用。 由于对同时存在心房扑动或窦性节律对窦房结的影响下发生,特别是对有潜在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 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氟卡尼或胺碘酮)也会出现。 可能需要改变药物,或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
||
药物相关的低血压 |
存在差异 | 中 |
继发于 β 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血管舒张作用,以及减慢心率的房室结作用。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降低剂量解决。 低血压的其他原因也应加以探讨。 如果只是心室率控制策略,可考虑房室结消融治疗;在一些患者中也可以考虑节律控制。 |
||
药物相关的心力衰竭 |
存在差异 | 中 |
由 β 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以及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所致。 这些药物对于左心室功能低下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临床上表现明显的心力衰竭患者在被治疗前和恢复代偿之前不能使用这些药物。 如果目标是心室率控制或节律控制,可使用胺碘酮,其不良反应为轻度减弱收缩力。 优化心力衰竭治疗方案也是有帮助的。 |
||
药物相关的心律失常 |
存在差异 | 中 |
根据类型和所用的药物有多种形式。 最危险的是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尖端扭转型。 在潜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心律失常与应用延长 QT 间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延长传导的药物相关。 |
||
药物相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
存在差异 | 中 |
胺碘酮中含有碘。 除非患者既往有甲亢或甲状腺肿,否则促甲状腺素升高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比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常见。 可以口服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但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需要停药。 |
||
导管消融的并发症 |
存在差异 | 中 |
并发症随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而变化,为减少部分并发症修改消融策略。 然而,消融治疗心房扑动通常是非常安全的。[26][27] 可能包括气胸 (0.2%)、动静脉瘘、血肿 (<0.3%)、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 (<0.1%)、脑血管事件 (0-4%)、心包积液(通常为单纯性;25%)、心包填塞 (1%)、有规则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13%)、房室传导阻滞 (<1%)、需要起搏器治疗 (<0.2%)以及肺栓塞 (<1%)。手术相关死亡是极为罕见的(估计为 0.03%)。[26] 大多数并发症能及时处理。 |
||
心动过速介导的心肌病 |
存在差异 | 低 |
由于不良心室率控制和主动心房收缩丧失,将形成需要转律的心肌病。 |
||
药物相关的肺毒性 |
存在差异 | 低 |
给予胺碘酮数小时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引起炎症和/或纤维化。 不明原因的咳嗽或呼吸困难症状,需行胸部X线和包含扩散能力的肺功能检查。 使用药物同时应常规每6~12个月检查肺功能。 大多数情况下将需要终止服药。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