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诊断为中毒性结肠炎/中毒性巨结肠 (TC/TM) 的患者经常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应当立即收入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治疗指南由拯救脓毒症运动提出,且目前仍是接受最广泛的标准。[25] 现行最佳实践是基于脓毒症中的集束治疗证据。[25][26][27][28]

多学科团队(包括胃肠病专家、外科危重症护理医生和外科医生)应尽早参与。治疗主要目标包括缓解结肠炎并发症和预防相关的并发症与死亡。高度警惕以及在恰当时间进行手术干预对预防患者死亡至关重要。

药物处理

内外科治疗组均应对患者进行监测。应经常进行体格检查,评估是否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表现、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胀。建议每天进行实验室研究,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清化学检测、白蛋白和乳酸水平检测。

应通过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纠正异常(特别是钾和镁),以充分复苏患者;如果有显著贫血,进行输血;禁食,以避免加重肠道扩张。经鼻胃管减压是减轻上胃肠胀气恶化的有效辅助手段。胃肠外营养在该情况下价值微小,因为无法降低结肠切除术的可能性或降低手术相关发病率。

应避免使用抗腹泻药、抗胆碱能药物和阿片类镇痛药,以防止加重肠梗阻。应开始对患者进行胃应激性溃疡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治疗。

所有继发于炎症性肠病 (IBD) 的 TC/TM 患者均应接受一个疗程的皮质类固醇静脉用药。皮质类固醇对感染性结肠炎相关的中毒性巨结肠无效。对于中毒性巨结肠患者,应避免使用柳氮磺吡啶或其他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发作。一旦中毒性巨结肠缓解,可以考虑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潜在的 IBD。

虽然抗生素在中毒性巨结肠中的效果尚未得到证明,考虑到并发穿孔和全身菌血症的危险,所有患者均应考虑使用广谱抗生素。在拟诊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性结肠炎所致的中毒性巨结肠患者中,需确定致病病原体。对于 重症艰难梭菌感染,口服万古霉素是首选方案;然而,当存在巨结肠和肠梗阻时,口服给药途径可能无效。在这些情况下,推荐静脉输注甲硝唑以及通过保留灌肠或结肠镜给药万古霉素。[22][29][30][31]

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

如果不存在自由性穿孔或腹膜炎,应当积极进行药物强化治疗。如果在治疗 72 小时后未观察到病情改善或在患者发生恶化的任何时候,必须采取紧急手术治疗。自由性穿孔、需要增加输血的出血、毒性体征增多以及结肠扩张加重是进行紧急外科手术的适应证。[4][32][33] 对于 HIV/AIDS 患者,必须迅速识别药物治疗失败。对于这类患者,需要进行紧急剖腹术,实施腹部结肠切除术和回肠造口术(如果患者可以耐受手术)。[12]


鼻胃管置入术的动画演示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