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磨牙症自我报告的患病率不断降低。[2][9]然而,纵向研究报告在大部分患者中磨牙症行为可持续超过 20 年。[19]

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出现磨牙症行为并不一定代表其具有临床疾病,也可能是正常身体功能的变异。只有当磨牙症对口腔健康产生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严重牙齿磨耗或颌肌症状)或对患者的生活幸福感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导致伴侣关系紧张)时,才需要临床医生的干预。当前治疗方法都是对症性治疗,对于磨牙症无根治性治疗方法。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