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肽链内切酶

Latiglutenase(以前被称为 ALV003)可以在肠腔内将麸质消化为非抗原性多肽。一项研究未能证明无反应性乳糜泻的总体组织学或症状改善。一项事后多重比较亚组分析发现,尽管采用无麸质饮食,但组织转谷氨酰胺酶 (tTG) 检查呈阳性的乳糜泻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74][75] 

紧密连接调节剂

拉瑞唑来 (Larazotide) 可加强紧密连接并防止麸质渗入黏膜。[76]研究发现,症状持续的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尽管患者也在坚持无麸质饮食。[76]

tTG 抑制剂

tTG 抑制剂可防止脱酰胺以及由此导致的醇溶蛋白肽增效作用。[16]

醇溶蛋白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Q2 或 HLA-DQ8 相互作用的阻滞剂

这些药物可防止 T 细胞激活。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可恢复对麸质的耐受性。[77] 例如,根据 1 期研究,疫苗可以诱导对一些麸质免疫原性肽的免疫耐受。[78] TIMP-GLIA 是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正被研究用于治疗乳糜泻。它旨在通过将包被的醇溶蛋白递送至致耐受性免疫细胞来逆转麸质敏感性并促进免疫耐受。1 期临床试验正在招募患者。[79]

白细胞介素-15 拮抗剂

经证实,白细胞介素-15 是影响上皮内淋巴细胞存活和黏膜损伤的关键因素。正在研发可阻断这种细胞因子的药物,以用于治疗无反应性和难治性乳糜泻。[80]

益生菌

早期证据表明,某些益生菌菌株可能对麸质免疫原性起作用,有助于肠道愈合,并改善患者的症状。[81][82]必须保持谨慎,因为一些益生菌可能是隐匿性麸质的来源。

改良小麦麸质

正在研究各种方法以改变小麦粉中存在的麸质免疫原性肽,从而降低其免疫原性;这些方法包括微波、γ 辐射、乳酸杆菌和真菌蛋白酶水解或基因测序改变。[83][84][85]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处理小麦粉是另一种正在研究的方法。[86]

孟鲁司特

一项探索性研究表明,孟鲁司特(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抑制上皮内淋巴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并可能加速黏膜愈合。[8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