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导致恶心和呕吐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归结为以下几大类:

胃肠道黏膜炎症

  • 食管、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受到刺激;疾病范围包括从胃炎到症状明显的溃疡。

  • 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病 (PUD)、食管炎、射线损伤、[4] 以及胃炎。

胃肠道感染

  • 急性和慢性病毒性或细菌性胃肠炎。

  • 食物中毒。

心脏性

  • 病因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包括偏头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例如脑膜炎和脑脓肿)、肿瘤(例如星形细胞肿瘤)、复杂部分型癫痫发作、前庭神经病变(从晕动病到听神经瘤)、脑血管事件(例如栓塞性、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以及帕金森病。

代谢性和内分泌疾病

  • 1 型和 2 型糖尿病、高钙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有恶心、呕吐和胃肌轻瘫。[5][6]

  • 肾上腺功能不全是一种伴有恶心、呕吐、容量不足和低钠的医学急症。

机械性胃肠道梗阻或术后梗阻

  • 包括从幽门到结肠的管腔梗阻和胆囊管、胆总管或胰管梗阻。

  • 可能由粘连、狭窄、结石或肿瘤所致。

  • 迷走神经切断术后或任何其他胃主要部位(例如,胃底、胃窦)切除术后。实施胃底折叠术后可能会出现慢性恶心和胃肌轻瘫。

胃肠道假性梗阻

  • 患者发生胃肌轻瘫以及小肠或结肠扩张;一些患者还会发生胃食管反流病,原因是胃排空延迟及留存的胃液较多而成为反流物。此外,在机械原因导致的小肠梗阻或假性梗阻中,小肠液体倒流至胃中,然后进入食管,从而诱发 GORD。

  • 整个胃肠道可能出现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 尽管症状提示可能为机械性胃肠道梗阻,但实际是由胃、十二指肠、小肠或结肠扩张所致。

  • 伴有平滑肌、内部或外部神经系统或胃肠道间质细胞的严重异常。

  • 肠神经、平滑肌或 Cajal 间质细胞的退行性疾病可能是主要机制。

胃神经肌肉性疾病

  • 疾病范围包括从胃节律紊乱(例如胃动过速)到明显的胃肌轻瘫。[7][8]

  • 胃节律紊乱常见于胃神经肌肉疾病患者中;其中许多患者有胃肌轻瘫病史记录。

  • 某些患者还会出现胃松弛异常或内脏超敏反应。

腹膜刺激征

  • 非常见病因,但可由腹腔脓肿、慢性细菌性或真菌性腹腔感染或癌症造成。

恶性肿瘤

  • 浸润性胃癌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和胃肌轻瘫。

  • 其他癌症包括卵巢癌、肾脏细胞癌及伴有导致胃轻瘫的副肿瘤综合征的肺小细胞癌。

进食障碍

  • 由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障碍造成的常见症状,但也可能是神经性厌食症暴食/清除亚型的部分表现。

  • 进食障碍(例如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或心因性呕吐)患者发生胃肌轻瘫的原因可能是营养不良。

缺血性胃肌轻瘫

  • 胃肌轻瘫可由慢性肠系膜缺血引起,通常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三分之二的肠系膜动脉闭塞时,可能会导致慢性肠系膜缺血。[9]

  • 很少出现疼痛。

妊娠

  • 80% 的孕妇在妊娠早期会出现恶心和呕吐。[10]

  • 如果是妊娠剧吐的情况,孕妇表现为不间断的恶心和呕吐。可能发生容量不足、头昏目眩或晕厥。

中毒

  • 几乎所有药物都会诱发剂量依赖性恶心和呕吐。

  • 最常见的是非甾体抗炎药 (NSAID)。其他药物包括: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激素(例如雌二醇和孕酮)、化疗药物、茶碱和地高辛。导致恶心发生率较高的特定药物包括鲁比前列酮、二甲双胍和艾塞那肽。

  • 某些患者使用抗生素或麻醉剂后,可能出现慢性症状。

  • 大麻素剧吐主要见于长期吸食大麻的青壮年中。在一个病例系列中,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小于 50 岁。大部分人吸食大麻 2 年以上,吸食频率为每周一次以上。大部分人会出现腹痛以及恶心/呕吐,热水沐浴或泡澡可减轻症状。[11]

肾脏

  • 病因包括肾结石和尿毒症。

特发性恶心和呕吐

  • 排除性诊断。

  • 患者有其他症状,例如上腹部隐约不适、早饱和持久胀满。

  • 因为许多患者无客观的测试结果,所以将其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餐后不适综合征。[1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