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治疗的目的旨在减轻疼痛及预防感染以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有很多病例,角膜擦伤的初始治疗和后续治疗都将由验光师来完成。对于单纯的角膜上皮擦伤,包扎患眼似乎无益于愈合过程,反而可能导致单眼视觉。[11]一项关于单独使用加压包扎、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或者是应用抗生素眼膏进行治疗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减少擦伤区范围或者减轻疼痛方面,上述方法疗效相当。[12]一般治疗是使用表面止痛药以及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尽管此法从未进行过严格论证过。没有证据表明需要进行破伤风免疫注射,除非发生了眼球穿通伤。[13]

新的擦伤

初步治疗包括清除任何残留的异物。任何金属碎屑残留的锈环也应当在24到48h内完全清除。在眼组织修复期间不应再配戴普通的角膜接触镜,但一些专家建议可以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以保护角膜。

应给予足量的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类眼药水能够减轻疼痛,同时不影响伤口的愈合,也不会增加发生感染的概率。[14]眼痛严重,局部NSAIDs滴眼液点入患眼不足以缓解症状时可以全身使用NSAIDs。另外睫状肌麻痹药(例如环喷托酯、后马托品等)也可以减轻疼痛和睫状肌痉挛而引发的畏光感,但是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发现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支持此用法。[15]睫状肌麻痹药会阻断调节反射,也会加重眩光感,导致近距离视物阅读困难。另外,药效持续时间非常长,即使是短效制剂也会使瞳孔持续散大24到36h,长于一些小缺损愈合所用的时间。此类药物对于角膜缺损较大疼痛明显的患者可能有效。应避免使用长效散瞳药,如东莨菪碱或者阿托品等。不应反复使用表面麻醉药,如丁卡因,因为此类药物会延缓伤口愈合,对角膜上皮可能有毒性作用。[10]较新的文献倾向于支持短期使用此药(<24h)是安全的,且有助于减轻疼痛。[16]

一般治疗应局部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抗生素眼膏更佳,因为眼膏还有润滑剂的作用,理论上有助于愈合。然而眼膏会造成视物模糊,因此眼药水更舒适。可以白天使用眼药水,结合晚上使用眼药膏。治疗通常应持续到患者症状消失后24h。外伤或异物所致感染首选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磺胺醋酰、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

接触镜相关磨损发生假单胞菌感染性并发症的几率更高。因此首选的抗生素为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或者妥布霉素,也可使用莫西沙星和氧氟沙星。应当在24到48h内至眼科医生处复诊。恢复角膜接触镜配戴时需经眼科医生同意,对于一些小的缺损,应当在症状消失24h以后再配戴。

复发性擦伤或愈合不良

复发性角膜糜烂紧急处理的方式方法与新发擦伤相同,可局部应用止痛药和抗生素眼膏或眼药水。反复复发的患者需要眼科随访,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目前没有确凿证据支持预防性药物治疗。[17]部分角膜擦伤十分顽固,可能需要眼科医生清创治疗以促进愈合。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