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腹泻,特别是血性腹泻

在 91% 的病例中,腹泻发生在做出流行性 HUS 诊断之前,血性腹泻见于 57% 的病例。[27][28]被产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儿童中有 6%-9% 于腹泻发作后大约 5-10 d被诊断出 HUS。[5][8]

儿童,特别是 5 岁以下

5 岁以下的儿童感染流行性 HUS 的概率最高。在一项美国研究中,中位年龄为 5 岁,55% 的患者年龄小于 5 岁,33% 的患者年龄在 5 岁到 17 岁之间,12% 的患者年满 18 岁。[4]

腹痛、恶心、呕吐

被产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患者中有 90% 伴有腹痛,36% 的患者伴有呕吐。[25]

无发热

很多带有大肠杆菌 O157:H7 的患者在就诊时无发热,但半数患者报告有发热史。[29]

其他诊断因素

已知因产毒素大肠杆菌所致的社区暴发

尽管曾报告过大肠杆菌 O157:H7 的大规模流行,但是大多数病例是散发性的或发生于小规模人群中。[5][10]

可能有受到大肠杆菌 O157:H7 污染的食物摄入史

既往可能摄入受到大肠杆菌 O157:H7 污染的未煮熟肉类、奶酪、禽肉、蔬菜或水。[1]

环孢素、化疗、奎宁治疗后见到的不寻常副作用

血栓性微血管病与环孢素和其它免疫抑制药物(噻氯匹定、奎宁、丝裂霉素)相关。有时还与其它化学治疗药物和杂药相关,但不常见。[20]

妊娠或产后状态

初产妇生产后中位时间 27 d后所见最为典型,但是很难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其它原因区分开来。[21][22][23]

骨髓移植后见到的不寻常副作用

在 6% 的异体骨髓移植患者和 1% 的自体骨髓移植患者中,一般是在移植手术后数个月,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副作用形式出现。[17][18][19]

可能的 HUS 样综合征家族史

研究发现估计有 50% 的家族性和散发性 HUS 患者补体系统的某种组分存在缺陷。[3]

危险因素

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

尽管摄入未煮熟的肉类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但是大肠杆菌相关 HUS 的暴发与摄入很多其它物质(例如受到大肠杆菌 O157:H7 污染的奶酪、禽肉、蔬菜或水)相关。[1]

已知因产毒素大肠杆菌所致的社区暴发

尽管曾报告过大肠杆菌 O157:H7 的大规模流行,[5]但是大多数病例是散发性的或发生于小规模人群中。[10]

在社会福利机构中接触感染个体。

日托中心、养老院和其它机构中曾发生过产毒素大肠杆菌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14][15][16]

遗传易感性

见于家族性综合征和一些散发性病例,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已经发现补体调节中涉及的包括 H 因子、I 因子和膜辅助因子蛋白在内的数量和功能异常。[3]

骨髓移植

在 6% 的异体骨髓移植患者和 1% 的自体骨髓移植患者中,一般是在移植手术后数个月,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副作用形式出现。[17][18][19]

接触环孢素、一些化疗药物、靶向抗癌药和奎宁。

血栓性微血管病与环孢素和其它免疫抑制药物(例如噻氯匹定、奎宁、丝裂霉素)相关。有时还与其它化学治疗药物和杂药相关,但不常见。[20]近来,有报告显示,血栓性微血管病与靶向抗癌药(例如免疫毒素类、单克隆抗体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使用相关。[13]

妊娠或产后相关

初产妇生产后中位时间 27 d后所见最为典型,但是很难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其它原因区分开来。[21][22][23]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