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龄、阳性家族史、个人CAD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和吸烟。
疼痛每日发生或1天发作数次,而不是偶尔。
体力活动诱发胸痛的阈值下降,并可有静息痛。
胸骨后压迫感或沉重感向颌、手臂或颈部放射,硝酸酯类药物可减轻或缓解。
提示缺血导致的心肌松弛能力下降。
女性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频率高于男性,并且共病更多,并发症发生率更高。[17]
男性≥45岁,女性≥55岁(或无雌激素替代治疗的过早绝经)。[18]
父母双方或单方有心肌梗死家族史,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均明显增加。父方有早发心肌梗死史(<60岁),其后代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而母方无论任何年龄有心肌梗死史均可增加后代的CAD风险。[19]
CAD的重要危险因素。
Framingham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后发生再梗死的风险增加50%,且因CAD而引起的长期死亡率大约是非糖尿患者心肌梗死后的两倍。[20]
外周血管疾病可增加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
肾小球滤过率 (GFR) 降低与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风险增加相关。[27]
CRP(一种炎症标志物)升高与CAD风险增加相关,是除血脂外另一种具有预后价值的指标。[28]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