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检查

检查
结果

粪便培养

检查

对于有持续性胃肠炎样症状或者依据临床标准或存在的基础疾病而被认为有中至重度症状的患者(例如发热或脱水),应进行该检查。

对于出现血性腹泻或有全身毒性症状的患者,必须进行粪便培养。

腹泻粪便标本(而非直肠拭子)需在入院 3 天内送检。超出这一时限,检出率显著下降。结果在 2-4 天内不能获得。

常规粪便培养总是能获得大肠杆菌阳性检测结果,因为该细菌可在标准平板上生长。为鉴别致病菌株(如大肠杆菌 O157:H7),需要在特殊培养皿(如山梨醇麦康凯琼脂)上进行培养。所有临床实验室都应检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的大肠杆菌 O157:H7。[30]

结果

大肠杆菌致病株(如大肠杆菌 O157:H7)呈阳性

全血细胞计数 (FBC)

检查

病情严重的住院患者需要进行肾功能和电解质的检测。

大肠杆菌 O157:H7 感染可引起溶血尿毒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本身可能表现为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失血也可能引起贫血。

结果

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见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

肾功能和电解质

检查

病情严重的住院患者需要进行肾功能和电解质的检测。

血容量下降或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均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

结果

尿素和肌酐水平升高,低钾血症


需要考虑的检查

检查
结果

粪便血清学分型/聚合酶链反应

检查

应使用血清学试验或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粪便样本中的非 O157:H7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31] 这也有助于明确O157:H7 EHEC感染。

识别大肠杆菌菌株对公共卫生部门明确、调查和控制 EHEC 的疫情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结果

鉴定EHEC菌株

血液培养

检查

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如心动过速、低血压、发热),应实施此检查。

结果

在患有大肠杆菌菌血症时,可能有阳性结果

炎症标志物(CRP 和/或红细胞沉降率)

检查

可能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其升高的水平会随患者病情恢复而下降。

结果

升高

腹部 X 线检查

检查

考虑是否有严重中毒症状(即心动过速、低血压、体温≥38°C [≥100.5°F])出现。

可以评估结肠炎症情况,排除中毒性肠扩张,但不能明确病因。

连续 X 线摄片可以帮助明确病情有无改善或恶化。

结果

结肠袋结构消失,肠壁增厚,拇指征

内镜检查

检查

大多数胃肠炎患者不需要进行内镜检查。 对粪便培养阴性,或持续性腹泻并在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的患者,需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腹泻肠炎。 一般不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若需要采用结肠镜检查,一般在结肠炎症缓解后在进行。

结果

红斑状,易碎黏膜,黏液脓性渗出物,平坦溃疡;其他诊断的特异性变化

腹部 CT 扫描

检查

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腹部CT扫描,排除更严重的败血症和腹泻病因(如憩室脓肿)。

结果

可见结肠壁增厚、肠梗阻、扩张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