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位 72 岁的男性患者出现渐进性不适感、虚弱和意识错乱。他患有高血压,但是使用噻嗪利尿剂和 ACE 抑制剂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他患有糖尿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但是无其他疾病,能够独立完成所有日常生活活动。患者的妻子报告,患者的整体病情在过去两天里恶化。患者看起来较为严重,虚弱而迟钝,且不能说话。患者皮肤出现斑点、干燥,外周冰凉,有轻微紫绀。呼吸频率为 24 次/分钟,脉率为 94 次/分钟,血压为 87/64 mmHg,体温为 35.5 °C (95.9°F)。听诊闻及双肺底有粗湿啰音。

案例#2

一名 45 岁男性患者前来急诊科就诊,该患者上腹部疼痛,有消化性溃疡病史。他说曾在家里呕血。患者其他方面状况良好,没有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无酗酒史。在急诊室时,该患者呕吐鲜血至床边的洗手盆内,并且出现头晕。血压为 86/40 mmHg,脉搏为 120 bpm,呼吸频率为 24 次/分钟。患者皮肤冰凉、苍白并有斑点。

其他表现

休克的表现取决于病因,但是通常因出现低血压、尿量减少以及意识混浊被发现。可能伴或不伴代偿性心动过速。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一种形式)可由外伤引起,出现于手术之后(可能以血液流失为表征),表现为呕血或由直肠出血导致。这种失血性休克可能会迅速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其他形式可能起因于由胰腺炎、腹泻和呕吐导致的第三间隙丢失、大面积烧伤、或诸如腹主动脉瘤破裂之类的隐匿性出血。阻塞性休克可能会突然出现伴有张力性气胸的紫绀和呼吸性窘迫,或常见于心脏压塞的第三心音低钝、低血压和颈静脉扩张三联征。感染性休克通常被描述为低血压伴外周血管舒张导致的心输出量增加和温暖多汗,并伴有疑似感染源。患者通常有发热症状。心源性休克可发生于心肌梗死、心肌病或暴发性心力衰竭之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